logo资料库

2015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采就自诩(xǔ)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B.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C.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guō)噪不已。 D.李小二道:“只要提(tí)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向是: (1)况且始终微笑着____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2)____,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 (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___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A.和蔼 凭心而论 义奋填膺 B.和蔼 平心而论 义愤填膺 C. 和霭 凭心而论 义愤填膺 D.和霭 平心而论 义奋填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__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2)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__不可。 (3)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____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中的…… A.宛如 斤斤计较 百无聊赖 B.宛然 斤斤计较 百无一用 C.宛然 锱铢必较 百无聊赖 D.宛如 锱铢必较 百无一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改革。 B.荞麦能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可用于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C.一家网站的调查表明,我国约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D.今后 5 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国际石油价格总体趋势应该是上涨的,目前的油价回落只是暂时现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柔情之柳 徐斌
在我国民间,柳树一直被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战国名医扁鹊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脓肿,三国神医华佗用柳枝 治疗骨折。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也模仿柳叶形状制成,国际上统称“柳叶刀”。古典小说中南海观音的形象就 是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播撒雨露,祛病消灾。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生命力不但为人们所赞颂,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柳树还一直被看做是柔情的 象征。“春风杨柳千万条”。漫游郊野,绿树那轻盈婆娑的风姿,展示着仪态万千、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把大千 世界装扮得妩媚动人。无怪乎柳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赋常选的对象,《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的佳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如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在《咏柳》诗中运用拟人 手法,形象地该画出杨柳柔长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姿态。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唱道:“依依 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人把绿柳比作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 幅美妙的春景图。 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借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雍裕之的《江柳》:“袅袅古堤边,青 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 系住,永不分离。 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因而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来作为报春的多情使者。如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诗中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与粉红色的桃花仙映成趣,构成 一幅阳春三月、生机盎然的景象。柳枝纤细苗条,柳叶瘦长微翘,这些都与美女的身材、眉毛特征相吻合,古人多 以杨柳来描摹美女,“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以柳叶喻女子漂亮的眉毛,极有特点,以至于成了人们赞美女 子容貌的习惯用语。 春风杨柳美景,又是恋人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去处,明月作证,杨柳为媒,杨柳自然也就成了爱情的象征。如欧 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出了一对情人约会时的甜美,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生活 的向往。难怪婉约派词人柳永在酒醒后,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喟叹。 柳絮飘忽不定,正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因此杨柳还是古代文人笔下的闲愁象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在《青玉案》中用烟草、飞絮、梅雨来状写多而不断、缠缠绵绵的闲愁, 可谓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5.下列关于“柳”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观音手拿柳枝为人间祛病消灾,因此柳树被古人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 B.柳树姿态轻盈迷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它一直被看做柔情的象征。 C.恋人们常选择春风杨柳之所谈情说爱,杨柳往往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 D.柳絮飘呼不定,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杨柳还常常是闲愁的象征。
6.下列对于文人引用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杨柳枝》把绿柳比作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春景图。 B.“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表明柳叶、柳枝成为古人赞美女子容貌的习惯用语。 C.王维《田园乐》中碧绿的柳丝与粉红的桃花仙映成趣,描绘出生机盎然的阳春景色。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为证,杨柳为媒,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柳叶、柳枝可用来治疗脓疮、骨折等病症,外科手术刀也是模仿柳叶的形状制成的。 B.柳树因生命力旺盛而成为历代文人吟诗作赋常选的对象,最早可查的文献是《诗经》。 C.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借柳表达对送别对象的依依不舍之情。 D.杨柳在春天抽丝发芽较早,故诗人在描摹春天景色时,常常用杨柳作为报春使者。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孔子在卫,冉求言于季孙曰:“国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 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卫,卫将用之。己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也,请以重币迎之。”季孙以告 哀公,公从之。 孔子既至,舍哀公馆焉。公自阼阶①,孔子宾阶,升堂立侍。 公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②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以乡,丘未知其 为儒服也。” 公曰:“敢问儒行?” 孔子曰:“略言之,则不能终其物;悉数之,则留仆未可以对。” 哀公命席,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 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 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难进而易退,粥粥若③无能也。其容 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起坐恭敬,言必诚信,行必忠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 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预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 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情有如此者。 (选自《孔子家语· 儒行解第五》)
【注】①阼(zuò)阶:东面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处。②逢掖:逢,宽大。掖,同“腋”。③粥(yù)粥:卑 谦的样子。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欲以求治 治:社会安定 B.哀公馆焉 馆:馆舍 C. 怀忠信以待举 举:任用 D.道涂不争险易之利 涂:通“途”,道路 9.下面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也—自己有才能却去帮助别的国家,很难说得上是明智的举动。 B.悉数之,则留仆未可以对—要全部细说它,就需要讲到侍御的人换班也难以讲完全。 C.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爱惜自己的生命以等待时机的到来,保养自己的身体以期待有所作为。 D.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有的儒者不把金玉当做珍宝,而把忠诚守信当作珍宝。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卫国,他的学生冉有劝鲁哀公用厚礼把他从卫国迎回鲁国。 B.哀公起初让孔子站着陪侍,后来安排座位,表示对孔子态度的变化。 C.有的儒者能从讲求信用、行为不偏不倚、忠诚正派等方面要求自己。 D.哀公询问儒者的行为,孔子从修身自立、外在形象等方面做了回答。 四.(16 分) 11.阅读下面文短文,然后用(/)给画线部分断句.(限 3 处,3 分)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 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应谐录》)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以她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5 个小题,10 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论语.述而》)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腾王阁序》)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________?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五、(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画师 卢群 斗龙画师宋传侠,幼时就善写竹。他的墨竹作品,无论枯竹新篁,还是丛竹单枝,都极富变化,极有神韵。他 的一位亲戚,见他对竹情有独钟,就拿出珍藏多年的板桥真迹——《墨竹图》,他一下子就被迷住,直至陪同的父 亲多次催促,方依依不舍地离开。 此后,宋传侠又央求亲戚让他饱了几次眼福。每次,宋传侠都会在《墨竹图》前伫立良久,认真观赏,仔细揣 摩,恨不能将其枝枝叶叶全部镌刻进心中。为了达到板桥“心中有竹”的境界,他还在屋前栽植了竹子。每有空闲, 便与竹丛为伴,看竹笋破土,听竹叶婆娑,观竹节拔高,闻竹林摇曳。天长日久,笔下的竹子,竟也有了板桥遗风。 板桥的祖籍兴化,距斗龙不过百里。这里的人们,十分崇尚板桥的人品和画作。宋传侠出名后,就有商贩寻上 门来,愿意高价收购他临摹的板桥作品,前提必须冠上板桥名号。宋传侠听罢正色道,板桥在我心中无人可比,我 岂能为了铜臭欺世盗名。来人见他冥顽不化,连连哀叹可惜,可惜。 宋传侠的“冥顽”让乡人很是感动,从那个时候起,他的作品开始紧俏起来,成为有识之士竞相收藏的佳品。 宋传侠青年时到日本留过学,结识了几位日本友人。其中一位名叫竹山,是传侠的房东;忽一日,竹山来访, 传侠喜出望外;画罢竹子,传侠又饱蘸墨汁,在画作的右上角,用俊秀;传侠题跋时,竹山在旁连连提醒,传侠君, 请在“兄弟;这个??行吗?传侠面有难色;怎么不行?君善写墨竹,弟酷爱墨竹,题跋“墨竹兄弟;传侠欣然应允, 大笔一挥,“黑竹”二字便横空出世;质疑,传侠先声夺人,“墨”即“黑”,“黑”即“墨;后有人问起此事, 宋传侠笑笑说,我与竹山虽然私交很深,但他毕竟是个日本人,我怎能将大唐之土馈赠给一个异邦人?! 三九年秋天,日本鬼子攻进了斗龙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一个好端端的鱼米之乡,折腾得满目疮痍,民 不聊生。 一日,鬼子队长宫本一郎笑眯眯地来到宋传侠家中,未成开口先行了个九十度的大礼。宋传侠知道,宫本是黄 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开场白后,宫本果然话题一转,说裕仁天皇即将四十华诞,恭请大师即刻绘就一幅墨 竹,作为天皇寿诞礼品。宋传侠说应该应该,只是给天皇的寿礼马虎不得,须精心准备才是。宫本见宋传侠一口应 承,高兴极了,连声说幺西幺西。 半个月后,当宫本如约而来时,宋传侠的《竹魂》已然完成。四尺宣纸上,一枝崖竹凌空悬挂,竹竿如劲弓满 引,欲屈还伸;竹叶似怒剑横施,将吞骤吐。综观全图,竿、节、枝、叶笔笔相应,一气呵成。更有那题跋“竹魂”, 笔锋犀利遒劲,与墨竹相互村托,相得益彰,使得整个画面,越发气势逼人。宫本乃一介武夫,哪里见过如此震慑 人心的作品,直惊得目瞪口呆,啧啧称奇。宋
传侠却指着画作中的留白说,太君,那些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真正的亮点在这里,为了给天皇一个惊喜,我用 米汤写了一句贺词,这句贺词需用碘化钾才能显示。言罢拿出一瓶药水,用笔饱蘸后涂向留白处。药水所到之处, 飘逸的小篆一笔一划显示出来,宫本定睛一看,竟是“天皇万岁”。幺西幺西!宫本手舞足蹈,大喜过望,不料将 一旁的墨汁泼洒到画作上。惊惶间,宋传侠连忙说不碍事,我重画一幅便是。再说,掩藏的祝福须在天皇面前显现 才会妙趣横生。宫本翘起大拇指说,幺西幺西,还请宋君多多费力。 裕仁生日那天,宋传侠的《竹魂》如期呈上。祝寿的官员听说画作中藏有玄机,一个个把脖子抻成了长颈鹿。 谁知涂上药水,现出的竟是“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刚劲有力的魏碑,一笔笔一划划,似匕首如投枪,直刺裕仁心 窝。消息传到斗龙镇,正企盼着升官嘉奖的宫本大惊失色。宫本自知罪责难逃,临死前还想拉个垫底。谁知待他气 汹汹地扑来时,宋府早已人去屋空,唯有那一丛竹子,在替主人守护着家园。(原文有改动) 14.文章开头对郑板桥的画作与为人的介绍,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 分) 15.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 一枝崖竹凌空悬挂,竹竿如劲弓满引,欲屈还伸;竹叶似怒剑横施,将吞骤吐。 16.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宋传侠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4 分) 17.小说最后,当宫本气汹汹地扑到宋府时,宋府早已人去屋空,“唯有那一丛竹子,在替主人守护着家园”。 作者这样的结尾,有着怎样的用意?(4 分) 六、(40 分) 18.根据第五大题阅读材料,以“《画师》读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700 字。 答案:1.D 2.B 3.C 4.A 5 A 6.B 7.B 8.C 9.D 10.A 11.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2.用土地侍奉秦国,犹如抱着柴火救火,柴火不断,火就不灭。 13.(1)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4)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6)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14.①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为下文写宋传侠画竹作铺垫 ②体现宋传侠爱画竹,崇尚板桥人品画作,自己也 不为钱而盗名的品质。 15.①运用比喻的手法
②将竹竿比作劲弓将引,竹叶比作怒剑横施 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逼真生动 ④表现了作者对宋传侠画技的赞美 16.①画技高超 ②不慕钱财 ③爱国 ④聪明机智 17.结构上,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 内容上,体现宋传侠爱竹,升华主旨 情感上,表现宋传侠的爱国情感,高尚的品格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