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 大运河
B. 万里长城
C. 都江堰
D. 故宫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建成后,四川成为“天府”,故 C 符合题意。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的经济文
化交流;万里长城是古代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故宫是皇家宫殿,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这个人是
A. 张仲景
【答案】B
B. 华佗
C. 祖冲之
D. 李时珍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故 B 符合题意。张仲景写了《伤寒
杂病论》;祖冲之是数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明代末年有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它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故 C 符合题意。《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
星;《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答案】D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时间“1843 年前后”“中英进出口税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 年中英鸦片
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遵照这一条款,出现了表格中的税率的变化。故 D 符合题意,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
5.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海南制造商
C. 福州船政局
D. 大生纱厂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故 A 符合题意。海南制造
商是一商家,福州船政局是军事企业,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6.在 1935 年 1 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
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站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线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 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和题干中“1935 年 1 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
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可知,这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
确领导,故 B 符合题意。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三湾改编;1921 年中共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
地的大事;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是在抗战时期,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A. 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C.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遵义会议---------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壮大,故 C 符合题意,ABD 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争
D.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中,在亚洲,中国抗日战争从 1931 年到 1945 年,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
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故中国抗日战争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 C 符合题意。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辟了中国历
史的新纪元的均是新中国成立;1928 年,东北易帜,使近代中国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故 ABD 均不符合题
意。故选 C。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成就是
A.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尼克松访华
【答案】B
D. 中美建交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 1971 年,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 年尼克松
访华;1979 年中美建交,故 B 符合题意,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0.1796 年 9 月 17 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 ▪▪▪▪▪▪ 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
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A. 杰斐逊
【答案】D
B. 罗斯福
C. 林肯
D. 华盛顿
【解析】根据所学和题干中“1796 年 9 月 17 日,他发表《告别词》,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
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可知:他是华盛顿,促进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故 D 符合题意。杰斐逊遵守了美
国的民主制度,罗斯福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林肯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故 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在下列哪一领域发生变化
A. 能源动力
B. 通讯技术
C. 交通工具 D. 纺织机械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能源动力上有革命性突破,那就是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 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2.19 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
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 三国协议
B. 三国同盟
C. 法西斯同盟
D. 北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 世纪末,意大利、德、奥匈形成三国同盟,故 B 符合题意。三国协约是英法俄;
法西斯同盟侵略并引起二战;北约是 1949 年成立的,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3.下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诺曼底登陆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雅尔塔会议召开
④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A. 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③C. ②④①③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诺曼底登陆是 1944 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 1942 年到 1943 年初,雅尔塔会议召
开是 1945 年 2 月,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是 1945 年 8 月,故 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4.从 1948 年到 1950 年,美国向欧洲 16 个国家提供了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
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 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 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向欧洲 16 个国家提供了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
是马歇尔计划,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故 ABC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是杜鲁门主义,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15.“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
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
解,正确的是( )
A. 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 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 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
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
来越少”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描述。1991 年,对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还没有
完全形成多极化的格局,由此可知,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18 分)
16.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探索中“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变”?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区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
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
此举了!经过学生和工人阶级的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中国革
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出 1924 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看决定的作用▪▪▪▪▪▪孙中山
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3)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由国共两党决定是从 1924 年开始的?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
“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材料四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
族一战线的政策。1936 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
重大的历史作用。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因素。(至少写出 2 点)
——《筑梦中国》(第一级)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认识。
【答案】(1)巨变:因为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说明: A. 答出“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相近意思均可)
B. 答出“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相关在的思想方面的影响也可。
(2)“新的年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或国民党一大召开:或第一次国合作建立):
成就:①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北伐胜利进军 ③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④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⑤建立黄埔军校,
(说明:以上成就中答出①------④中的任意一点即可)
(4)因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
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说明:答出以上任意 2 点即可)
(5)认识:① 中国近代化探索道路是由折漫长的。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或资产阶级不
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③青年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中国革命发展起了推动作用。④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分则两仿。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或附近意思)
(说明:答出以上任意 3 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探索中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可知:
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均是维护清朝统治,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统治,更重要的是宣告了中国两千多
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经过学生和工人阶级的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
利”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24 年开始,就游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看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
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知: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国民革命大发展,建立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
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英提出了
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政策”可知: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
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说明:答出以上任意 2 点即可)
(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中国近代化探索道路是由折漫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或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青年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中国革命发展起了推
动作用;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
砥柱的作用(或附近意思)。(说明:答出以上任意 3 点即可)
17.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国以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 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
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
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
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完成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从材料二的国中反应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87 年,对外贸易总额仅为 0.5
亿美元;而到 2007 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 1245 亿美元,增长超过 490 倍;2008 年 1 月至 12 月.两岸贸易额
达 1292.2 亿美元。
(3)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两岸
——新华网
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1)措施:进行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意义;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2)趋势;深圳市丰潭总值持续增长。或相关意思均可。
原因:经济特区的建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如何推进:加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对台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
动。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53 年以来,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
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进行三大改
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它意义重大,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
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深圳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圳
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两岸关系
的进一步发展,就应做到,加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对台基本方针;坚决反
对“台独”分裂活动。
三. 综合题(12 分)
18.当今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一个只有 200 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共同
梳理美国历史。
第一阶段;18 世纪 70 年代——19 世纪中叶的美国
材料一 独立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两种制度对峙,国家面
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1)材料一 涉及到美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于美国历史的法展有什么
共同作用?
第二阶段:20 世纪初-------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 在美国的主导下,1922 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其内容规定:
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瞎册
(2)材料二中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有人认识华盛顿会议中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结合材料二及
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最大受益国是美国。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
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
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3)材料三中“不应消灭”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摘抄材料原文不给分)结合材料三及所
学知识回答;“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第三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后的美国
材料四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会产生
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
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宇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4)材料四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他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