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语文) 一、迭择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专著___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画》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类问题,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例”,因而本题选 择 C 项。 2.“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这样的说法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理论是(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儿童学理论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性问题,《论语》:“唯上考与下愚不移”意忍走说;“只有上等的聪 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中庸·第二十章》“生而知之”,人在出生 以前就具备了一切知识。所以属于遗传决定论。因而本题选择 B 项。 3.《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 A 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 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平均工资部低于公务员 【答案】A 【解析】本题属识记性问题,《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救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岁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因而本题选择 A 项。 4.李老师已到了将近退休的年龄了,但是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培训他都积极认真的参加,这表 明李老师具有( ) A 热爱学生的情怀 B 诲人不倦的品格 C 终身学习的理念 D 严谨教学的精神 【答案】C 【解折】本题属于理解性问题,题干中李老师临近退休,每一次培训他都参加,说明他终身 学习的理念,其他热爱学生的情怀:诲人不倦的品格:严谨教学的绮精神都与提干不符,因而 本题选择 C 项。 5.根据认知学习( )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 智力活动 B 信息输入 C 心理变化 D 信息加工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性问题,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 理变化.因而本题选怪 C 项。 语文专业知识 二、迭择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
6.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恣(zì)情 殷(yān)红 郑(zhèng)重其事 潜(qián)心研究 B.连(lián)接 庇(pì)护 冠(guàn)心病 呱(gū)呱坠地 C.剔(tì)透 参(cèn)差 翘(qiáo)首以盼 笔耕不辍(chuò) D.笨拙(zhuō) 褴褛(lǚ) 创(chuàng)可贴 拈(niān)轻怕重 【答案】A 解析:B.庇(bì)护 冠(guān)心病 C.剔(tī)透 参(cēn)差 D.创(chuāng)可贴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彷徨 赫然 深邃 义愤填膺 B.晦暗 怅然 逞能 眼花缭乱 C.慰藉 簇新 阔绰 不可明状 (不可名状) D.襁褓 骸骨 恻隐 洋洋得意 【答案】C 解析:应为‘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 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乔布斯是一位( ),极具魅力并且成就非凡的人。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已经影响了几代人的 生活。 ②瑞士央行猝不及防的撤出欧元兑换瑞郎汇率下限的做法为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所 罕见,这使得一些平日( )的大机构也措手不及。 ③这家公司的行事极度隐秘,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 )的,也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站稳 了脚跟,取得了一席之地。 A.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B.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C.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D.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答案】D 【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做出判断。深 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老谋深算:周密的谋划, 深远的盘算,形容办事老练,考虑周全。 三、填空 11、取和眉按中国造字法分别是什么结构(会意字、象形字)。 【解析】“取”是左右结构,会意字;“眉”是半包围结构,象形字。 12.红楼梦中才自清明志子高,生于末世运偏涓,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描 写哪个人物的( )。 【答案】贾探春 【解析】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 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 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泣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 中“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 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13.窦娥冤的作者是( ) 【答案】关汉卿 【解析】<<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 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 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 下载汤中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还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 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 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此处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14.周树人第一次以笔名鲁迅发行的小说是( )。 【答案】《狂人日记》 【解析】1918 年 5 月,周树人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 小说《狂人日记》。
四.填诗词 16、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不知天上宫阙 【解析】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师者,_____。 韩愈的<<师说>> 【答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析】《师说》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 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风变气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说老师是传 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18.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杜甫《登高》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 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 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窜他乡的悲哀之情。 五、诗歌鉴赏 宋代谢逸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千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照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阙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1.红日三千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从内容和手法上赏析主人公的心情? 2.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本文最后一句“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1.【解析】:该句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红日三千帘幕卷写红日 高照的时刻,少女才从睡梦中醒来,穿好衣服,缓缓的卷起窗帘,透出春闺中孤寂无聊的气 息。画楼影里双飞燕,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春风中燕双飞,而春闺中人独居,人不如燕,虽然不明说恨字,而意中怨恨之情格外深沉。
闺中人不及空中燕,这一反衬,悲慨之感顿出。 2.【解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凄苦哀愁,一个愁字,将作者的 感情倾泻无疑,读来让人更觉得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写出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 形容。本诗最后一句独椅阙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主人所盼望的人并没有出现, 视野远处,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以景写情,写出了女主人公由开始的满怀 希望到此时的大失所望,可以想象到极度失望的情景。此处以景收尾,含蓄蕴藉,余韵深长。 六、文言文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爱之,遇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 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 通列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 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 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奋,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 升盆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1、翻译下列括号中的的字: 手不(释)书 以(制)夏人 年(甫)冠 时人(贤)之 2、翻译下列句子 l 性不喜华靡,闻毒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2 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三,划开停顿,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奋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参考答案】 (1)a、放下 b、抵御 c、刚刚 d、认为有道德,有才能,可引申为称赞。 (2)a、司马光天生性不喜欢华丽,参加闻喜宴时,唯独他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 说:“君王赏赐的的花,不司违背。”
b、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 的忧虑。 (3)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奋,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 不报。 【解析】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奋,被敌方消灭,庞籍因 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 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似, 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 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为中进士,这年他刚二 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 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 野河西曳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愚。魔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 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 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 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军乒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奋,被敌方消灭,被敌 方消灭,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 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公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 时的人都很陈赞他。 七、现代文 笛声 胡念邦 有—种笛声已经被我遗忘很久了,是中国的竹笛,又短又细的那种,不是舞台上的表演,是 三十多年以前,在深秋和初冬的夜晚,在冷清的门洞里,一个少年面对着寂寥的夜空,面对 着荒凉的街道在吹奏。 这是一条贫民聚居的老街,在这条街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源自贫穷。 我就是在这条街上度过了我的童年、度过了我的少年、度过了我的青年。在这里我尝受过饥 饿、尝受过寒冷、还尝受过被剥夺被遗弃的那种伤痛,同时我还享用过另外一种东西。也许 可以说,我所享用的是生活里温馨的那—部分,可这样说显然远远不够。很久以后我才知道, 这种东西我很难说清楚,我只有在老街才能享用到它。 夜晚是从家家户户简陋的晚饭开始的。在这条街上,每家每户的食谱几乎都是一样的。每一 棵白菜、每一块豆腐、每一滴花生油、每一两玉米面,都是定量供给。可越是这样,我们越 是重视对饭莱的品尝。我们总是郑重其事地以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做来吃这顿清汤寡水的晚
饭。常常饭还没有吃完,天就完全黑了下来。拉亮十五瓦的电灯,挂上厚厚的缀着补丁的棉 窗帘,这样家与外部世界似乎就完全隔离开了。不用出门,我也会想象出屋外的荒寒。阒无 一人的街道、孤零零的路灯、幽暗的街角一只猫倏忽而过,所有的门窗在沉睡。深夜在八点 钟就已经来临了。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笛声。这笛声不做任何试探,只第一声就穿透了冷冻的空气,紧接着 一连串响亮、短促、跳跃着的音符组合成欢快的旋律,沿着斑驳的墙壁盘旋而上,响彻了老 街空旷而灰白的天空。这是那首著名的民乐曲《喜洋洋》。随着欢快的乐曲,一种崭新的洋 溢着喜悦气氛的生活骤然间自天而降。老街一下子被这种生活照得明亮通透,仿佛到处是喜 气洋洋的喧闹声,有许多人正欢笑着涌向街头。这笛声在房屋与街面之间、在台阶与墙角之 间、在树与树之间自由婉转地回响。这笛声把老街带入了一个神奇之境。乐曲起始的快板像 是轻捷的风,在沉寂的院落吹动、在衰败的门洞吹动,吹拂着老槐树干枯的枝条。随后乐曲 转入慢板,像是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破旧的门窗、抚摸着暗淡的灯光、抚摸着老街夜晚的落 寞与荒凉。 这是住在和兴里大杂院里的三胜吹的,三胜总是在这样的时刻吹笛子。我不记得他在别的时 候吹过笛子,在春天、在夏天、在清晨、在整个白天,我都没有听他吹过笛子,他只在深秋 的夜晚和初冬的夜晚吹。在这种季节,几乎每一个晚上,这个矮个子少年准时走出他那不足 十平方米的拥挤不堪的家,走下陡峭阴暗的楼梯,站在和兴里冷清的门洞口吹笛子。他从来 没有吹过别的曲子,他只吹《喜洋洋》。他每天晚上反复吹奏的只是这支曲子。我至今不知 道,三胜为什么只在这样的晚上吹笛子,他为什么只吹这一支曲子。住在这条街的人们都喜 欢这笛声。邻居们当着三胜的面对他的吹奏夸赞不已。如果有一个晚上听不到他的笛声,就 会有人去问他。 三胜用他灵巧的嘴唇和双手,用—根小小的竹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欢乐情绪,契和了老 街某种深在的生活感情。这笛声传达出了无望之中的盼望、破灭之后的梦想。也许没有谁会 意识到这一点,然而欢乐的生活情绪无疑是老街人们每时每刻的所想所求,哪怕只是一晚上、 只是一小时,哪怕只是来自一首乐曲的些许抚慰,也足以让他们品味生活的美好。老街的邻 居们,请原谅我说起这一切。 每天晚上我都等待这笛声,倾听这笛声,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娱乐、没有书读的日子太枯干。 我从这笛声中还听到了另外—种声音,尤其是当笛声停止、无边无际的空旷重又在老街降临 时,这种声音就在我心里嘹亮起来。我始终说不清楚这是—种什么声音。 听着悠扬的笛声,母亲在默默做着手工活,缝制出口的高级羊皮手套。昏黄的灯光把她瘦弱 的身影映照在窗帘上。她的手指已经变形,她终日操劳不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知 道今天晚上老街的窗户上映照出多少母亲劳碌的身影,可我知道这条街上所有的母亲都和我 的母亲—样,一直在坚韧地生活着。 寂寞的夜晚,苍凉的街道,我的老街正如诗句里所说的那样是“天空的一道伤口”。三胜— —这个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面对着这道伤口在吹笛子。 今天,老街的邻居们都住进了高层商品楼,三胜也不知到哪里去了。但老街的笛声并没有离 弃我,如今听到这沿着岁月的街道传采的笛声,我明白了被我当初享用而现在已经失去的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