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9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9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5•咸宁)咸宁被誉为“中华桂花之乡”,桂花植株的构成,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B.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 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地说,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 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 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 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桂花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故其植株的构成,由小到大的顺 序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选 C 点评:掌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关键. 2.(2015•咸宁)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是生产者 B. 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 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 D. 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 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 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 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 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第一 环节,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消费者以生产者植物为食,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以植食性 动物为食的,是肉食性动物. 解答: 解:A、该食物链中野草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A 错误; B、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B 正确; C、人的能量最终来生产者野草,C 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D 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生产者→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从食性上分 析,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的第二环节. 3.(2015•咸宁)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的配对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白细胞﹣﹣﹣止血和凝血 B. 血小板﹣﹣﹣吞噬病菌 C. 红细胞﹣﹣﹣运输氧 D. 红细胞﹣﹣﹣吞噬病菌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球形 形状不规则 面凹的圆饼状 形状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4.0﹣10.0)×109 个/L 最小 100~300×109 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最大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解答: 解:A、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功能,A 错误; B、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B 错误;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C 正确;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D 错误. 故选:C 点评: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基础性题目. 4.(2015•咸宁)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滑然泪下”相同的是( ) A. 聋哑人打手势 B. 鹦鹉学舌 C. 望梅止渴 D. 宠物狗算算术 考点: 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 分析: (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 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 干、脊髓); (2)“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滑然泪下”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解答: 解:A、聋哑人打手势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A 正确. BCD、宠物狗做算术题、鹦鹉学舌、望梅止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没有语言中枢的参 与,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5.(2015•咸宁)以下关于人的青春期、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均会出现第二性征 B. 男、女生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C.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不会产生废物 考点: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
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 征. 解答: 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 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A 正确. B、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 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为男性的主要器官;女性产生 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为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B 正确.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 正确.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 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D 错误. 故选 D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关青春期的知识以及生殖发育的知识等. 6.(2015•咸宁)下列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 A. 带土移栽 C. 选择阴雨天移栽 D. 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 B. 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与光照、温度、大 气湿度、二氧化碳强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解答: 解:A、带土移栽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移栽植物成活.不符合题意; B、剪去部分枝叶,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不符合题意; C、在阴雨天移栽,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不符合题意; D、在光照最强时移栽,蒸腾作用旺盛,不利于植物存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栽培过程中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7.(2015•咸宁)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在光照和黑暗中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能促进植物长高 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 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 外,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A 错误.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为生物的基本特 征,B 正确. C、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 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 作用;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断的向上运输,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物长高无关,C 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 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 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D 错误. 故选:B 点评: 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 件下都能进行. 8.(2015•咸宁)某人有耳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她所产生的卵细胞有几种基因类型(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 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 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 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某个人具有耳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她所产生的卵细胞 的基因分别是 A 和 a 两种. 故选:B. 点评: 解题的关键知道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9.(2015•咸宁)紫甘蓝俗称紫包菜,叶片紫红,喜光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铁、硫等元素,成为人 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牙龈出血和贫血患者不宜食用紫甘蓝 B. 紫甘蓝与玉米间种、密植可提高产量 C. 紫甘蓝呈紫色是因为细胞壁中含叶绿体的缘故 D. 紫甘蓝的烹饪方法很多,紫甘蓝炒肉比清炒紫甘蓝营养更全面 考点: 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 (1)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贫 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2)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液泡 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4)注意合理膳食. 解答: 解:A、牙龈经常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C 造成的;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 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紫甘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 铁、硫等元素,所以牙龈出血和贫血患者宜食用紫甘蓝,A 错误; B、紫甘蓝喜光照,所以不宜与玉米间作套种,B 错误; C、紫甘蓝呈紫色是因为液泡中含花青素的缘故,C 错误; D、紫甘蓝炒肉比清炒紫甘蓝营养更全面,是因为紫甘蓝炒肉比清炒紫甘蓝多了蛋白质等成分,D 正确; 故选:D
点评: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 二.解答题(共 15 分) 10.(2015•咸宁)如图 1 为菜豆的花和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有 10 枚,⑤仅 1 枚)是菜豆花的 (2)图中,①是被剥脱的种皮,②(含 2 片)是菜豆种子的 成胚,胚是由 (3)把几百粒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播于松散的锯木屑层里,每隔 5 天取 20 粒正在发芽中的种子(或幼苗) 切细并加热烘干到恒重(干重),作幼苗干重对生长天数曲线图(如图 2).已知浸泡前,20 粒种子的干 重为 m 克,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在第 5 天,菜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 发育而来的.发育成菜豆幼苗茎和叶的是 蕊; ,②和③以及胚轴和胚芽共同组 ; .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 图 1 中①种皮,②子叶,③胚根,④是雄蕊,⑤是雌蕊. 种子在萌发的时候要消耗有机物,而萌发后植物长出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的重量要增 加. 解答: 解:(1)④有 10 枚,而⑤仅 1 枚,所以④是菜豆花的雄蕊; (2)图中,①是被剥脱的种皮,②(含 2 片)是菜豆种子的子叶,②和③以及胚轴和胚芽共同组成胚,胚 是由 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发育成菜豆幼苗茎和叶的是胚芽; (3)把几百粒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播于松散的锯木屑层里,每隔 5 天取 20 粒正在发芽中的种子(或幼苗) 切细并加热烘干到恒重(干重),作幼苗干重对生长天数曲线图(如图 2).已知浸泡前,20 粒种子的干 重为 m 克,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在第 5 天,菜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此时幼叶的干重 开始增加. 故答案为:(1)雄 (2)子叶;受精卵;胚芽 (3)此时幼叶的干重开始增加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花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等. 11.(2015•咸宁)在下列可选概念中选择 5 个,分别填入 A、B、C、D、E 等处,使该概念图相对完整.
可选概念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下腔静脉、肺静脉、肺泡、肺泡周围 毛细血管、肾小球、肾小管、肾动脉、肾静脉(每个概念只在图中出现一次).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如图所示: 解答: 解: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 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 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 A 是肺静脉;B 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 是左心房.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 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 了尿液的成分.可见:D 是肾静脉;E 是肾小管. 故答案为:A 肺静脉;B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 左心房;D 肾静脉;E 肾小管. 点评: 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关键. 12.(2015•咸宁)用鼠 A、B 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 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 (1)图甲所示实验中,A 鼠的作用是 (2)通过接种 S 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 (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 2 小题中选作 1 题,多做并不多得分. (a)图甲所示实验中,B 鼠注射 S 疫苗后的第 2 天,给 B 鼠注射 S 病原体,发现 B 鼠死亡,则原因 是: (b)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 释: 免疫. ; . 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 甲图中健康 B 鼠注射 S 疫苗,它进入鼠体作为抗原起作用,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力的 抗体,再注射 S 病原体后,病原体已侵入,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消灭抗原,因此没有发病,B 鼠正常.而 健康 A 鼠没有抗体注射 S 病原体后死亡.由乙图可知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 留. 解答: 解:(1)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 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 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图甲所示实验中,A 鼠的作用是与 B 鼠形成对照. (2)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S 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鼠体内后,会刺激老鼠的淋巴细 胞产生抗体,从而对 S 病原体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3)(a)由乙图可知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假设 B 鼠注射 S 疫苗后,第二天注射 S 病原体, 则 B 鼠会死亡,原因是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 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 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 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 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 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因此,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 产生局部免疫,需多次接种. 故答案为: (1)对照; (2)特异性; (3)a.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 b.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产生局部免疫,需多次接种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