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卷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 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 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 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 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 思想和学术派别,被称为百家争鸣。 答案:B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是商鞅提出的观点,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 代,并且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所以答案选 A。 答案:A 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分封 制是周朝时期的政策,秦朝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制,应该排除③。所以答案选 B。 答案:B 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一统的汉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都是为了维护君主权力施行的政策,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强化大一统。 答案:D 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 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 明( )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史记》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 撰写的,有一段那个的历史真实性,虽然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 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B 6.下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 行使。”这一铜版( ) ①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代社会风貌。根据材料“除四川 外”和“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等信息,可知是印证的交子,所以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 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 证,都是正确的。 答案:D 7.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 A.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B.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大小和卓之乱是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 兄弟所发动的叛乱。不是藏族的内容,A、B、D 都是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 答案:C 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 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苏轼是宋朝的著 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大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名句。 答案:A 9.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①金刚经是唐朝 时期的作品;②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③兵马俑是秦朝的杰作; ④指南针是宋朝时期的发明,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 答案:D 10.《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
请设守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以 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承相”的信息可知,这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其目的是为了加 强皇帝的君权。 答案:A 11.1841 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 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行为。根据材料“终为中国患者,从俄 罗斯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答案:D 12.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上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 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13.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 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结束”“维新运动早产”说明这场战 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此战争刺激清政府开始了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 了制度,B 项正确。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改变落后军事观念的是洋务运动,A、D 项错 误;大力倡导实业救国的是张謇,C 项错误。 答案:B l4.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曲折中艰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答案:D 15.20 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带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 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参加井冈山会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由“20 世纪一二十年代”“ 因创办《新青年》被带为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可以判断出此人是陈独秀,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中国“一大”上他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书记。 答案:A 16.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海国图志》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四洲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 蒙思想家,以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在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A、 B、D 不符合严复的著作。 答案:C 17.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 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氏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 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 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 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 灭。
答案:D 18.2014 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南京于 1937 年 12 月 13 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 区进行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 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 过 30 万。 答案:B 19.教育部下发 2017 年 l 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概 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十四年抗战概念”指的是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的,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这一说法本身不正确,中国是抗击日本 法西斯的主战场,但不是唯一战场,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 C。 答案:C 20.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 1949 年建立的,三十年以来就 是 1949-30=1919,由此可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答案:D 21.《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 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 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题干中的“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 会主义建设”和“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 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答案:C 22.20 世纪 80 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白负盈亏,土地不 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邢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 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 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答案:D 23.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 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根据题干“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 香港回归中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香港和澳门,台湾的回归问题,邓小平 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香港。 答案:C 2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 年,我们的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 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 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 打破了隔离的坚冰,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A 项正确;B 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 交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战略伙伴关系是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定位,故 C 项错误;中美正 式建交是在 1979 年,故 D 项也不正确。 答案:A 25.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 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道路,都是正确的。 答案:D 26.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撤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 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相关知识。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 509 年到前 27 年之间的 政体,符合“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撤夺取政权”等关 键词,A、C、D 与这些无关,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7.他是古希腊科学家,因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是( ) A.莎士比亚 B.阿基米德 C.索福克勒斯 D.牛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阿基米德的贡献。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因发 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 答案:B 28.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 B.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D.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楔形文字的相关内容。公元前 4000 年代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杆印在泥版上而形成,不是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 草纸上。腓尼基字母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的 是象形文字。 答案:A 29.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猎社会的重要 史料。这部作品是( ) A.《俄狄浦斯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