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4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名、试室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 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 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冰 C.郦道元 B.李春 D.张仲景 2.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一书“把经典变成了平民的盛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 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老子 C.庄子 B.孔子 D.孟子 3.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 C.世袭制 B.分封制 D.科举制 4.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C.①③④ B.②④ D.①②③ 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A.抗元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6.清朝官员李圭参加 1876 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 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A.顽固派 C.维新派 B.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7.《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A.巨额赔款 C.割占领土 B.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8.右图标语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0.“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此 役”指的是 A.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D.淮海战役 11.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2.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A.解放初期 C.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 年来,它从一个小 鱼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 城市是 A.厦门 C.珠海 B.深圳 D.汕头 14.2008 年 12 月 11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名的“民族 团结宝鼎”赠鼎仪式在南宁民族广场举行。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15.新华网北京 2008 年 12 月 15 日电: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 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将从此迈开历史性步伐,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成 真。展望国共两党在新时期的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C.必须实现两岸“三通”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6.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被誉为古代“东西 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A.印度人 C.阿拉伯人 B.希腊人 D.罗马人 17.“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 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A.新文化运动 C.明治维新 B.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18.《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
张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19.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 A.领导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率军远征俄罗斯 20.仔细观察右图并分析,推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经济结构发生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掠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1.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它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40% 31% 26% 24% 农业 工业 1771 年 1821 年 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22.“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 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23.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 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这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C.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D.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24.20 世纪 60 年代,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
可能性。目前,这个“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25.“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 地描述了 A.美国的历史 C.法国的历史 B.英国的历史 D.苏联的历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小题 12 分,27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 27000 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 44 丈 4 尺,宽 18 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材料二 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 100 人左右, 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 120 吨。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 1793 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 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 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 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四 2009 年 1 月 6 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始执行第一次 护航任务。护航舰艇编队是由新型导弹驱逐舰“武汉号”、“海口号”和综合补给舰“微山 湖”号组成,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武器装备性能先进的现代化军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 大潮,一艘艘新型导弹驱逐舰走进人民海军的行列,驶向万里海疆,走向远洋,走向深蓝。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3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 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内容概述中国海军为什么能够保卫祖国海疆甚至赴海外执行 护航任务?(4 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 分)
27.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的 改革与调整,其中影响较大的改革与调整发生在 20 年代初的苏俄(联)、30 年代的美 国和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所说苏、美、中三国的“改革与调整”各指什么?(3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国在改革与调整中取得成功的主要措施。(7 分) (3)自 2008 年 9 月以来,爆发了一起席卷全球的多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 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也使世界又一次面临重要的改革与调整机遇。你认 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3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5 D 2 B 16 C 3 D 17 B 4 A 18 D 5 B 19 C 6 A 20 C 7 A 21 B 8 B 22 A 9 C 23 A 10 C 24 B 11 D 25 D 12 D 13 B 14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小题 12 分,27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26.(1)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时间早,船队规模大,导航技术先进。 (3 分)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等。(2 分) (3)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重视加强国防 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
提高,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答到其中一点给 2 分;答到其中两点给 4 分;言之 有理酌情给分,满分 4 分。) (4)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加大科研投入, 进一步推进国防现代化;积极参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答到其中一点给 1 分;答到其中两点给 3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满分 3 分。) 27.(1)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3 分) (2)苏俄(联):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2 分)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 分) 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3 分) (3)加大投资;加强多金融监管;刺激消费;促进产生升级或转型;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答到其中一点给 1 分;答到其中两点给 3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满分 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