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友情提示: 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共 8 页。卷Ⅰ中试题(1-20 小题)的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卷上, 卷 Ⅱ中试题(21-39 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卷Ⅱ中第 39 小题为自选题(5 分),所 得分数计入总分,但全卷得分不超过 150 分。 2.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4.本卷 g 取 10 牛/千克。 C:12 N:14 O:16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0 年 4 月 5 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 117 号新元素,填补了第 116 号和 118 号元素之 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 117 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4.如图是我省某类自然灾害的卫星云图,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B.质子数 C.电子数 A.台风 B.地震 C.寒潮 D.干旱 7.上海世博会上的“冰壶”展馆(如图)体现了芬兰的生态创新。所有的建筑材料 都是在环保理念上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采用的纸塑复合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D.新型超导材料 9.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震后救援人员使用了雷达生命 探测仪,根据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特点,从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中探知废墟中是 否存在生命迹象。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能穿透水泥墙 B.电磁波能传递不同的信息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 10.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 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 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 MnO2 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 Mn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生成物 LiMnO2 为氧化物 11.下列以农历确定的节日中,可以观测到满月的是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15.归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下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则表 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常见的碱 常见的矿物燃料 常见的合金 常见的行星 X Y Z 烧碱 纯碱 熟石灰 煤 石油 天然气 钢铁 生铁 氧化铁 地球 太阳 月球 17.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 不屈于这种方法的是 A 将枝条插人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B.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C.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显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用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来显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18.《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
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选项 现象 A B C D 条件 铁生锈 氧气 冰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 菜豆种子萌发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19.分析人体从鼻孔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D.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呼出的气体: O216%,CO24%,N278%, 稀有气体 1%,较多的 水汽. 吸入的空气: O2 21%,CO2 0.03%, N2 78%,稀有气体 0.94%,较少的水汽. 20.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 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 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B C D 铁粉 pH 试纸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如果 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卷 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23.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 A 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 。 (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 NH4NO3 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 素的是 ▲ 。 27.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 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 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成 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 毫升的蒸馏水, 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 。 29.2010 年 5 月 28 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如 图),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 (1)氢气密度比氦气小,乔纳森采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作 填充气体是因为氢气具有 ▲ 性。 (2)若整个装置的总体积为 100 米 3,空气的密度为 1.29 千克/米 3,则整个装置受到空气的浮力为 ▲牛。 (3)乔纳森为了降落,剪断了几个气球的绳子,则整个装 置所受的浮力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第 30 小题 4 分,第 31 小题 6 分,第 32 小题 4 分,第 33 小题 4 分,第 34 小题 7 分,共 25 分) 30.小凌同学在学习了磁知识后,对磁现象很感兴趣。一天晚上,她在台灯下研究磁铁,偶 然发现当磁铁靠近发光的台灯时,灯泡内的钨丝晃动了。 让我们和小凌同学一起来探究: (1)提出问题: ▲ (2)建立假设:①可能是磁铁对钨有吸引作用;②可能是…… (3)获得证据:小凌找来同样的钨丝,用磁铁靠近,发现钨丝不能被吸引。 (4)得出结论:钨丝晃动并不是磁铁对钨有吸引作用,而是 ▲ 。 32.右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 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 1:将两个磁铁如甲图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 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 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案是 ▲ 。 33.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 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 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 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 3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 进行验证。
步骤 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 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 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1/5 左右。 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 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 2 的目的是 ▲ 。 (2)在步骤 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5 小题 4 分,第 36 小题 4 分,第 37 小题 8 分,第 38 小题 9 分,共 25 分) 3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源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 碳生活”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付诸行动,节能减排已成共识。 (1)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标准的是 ▲ 。 A.少乘电梯、多走楼梯 C.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多用洗衣机洗衣服,少用手洗 D.看完电视关掉电源,不让其处于待机状态 (2)研究表明,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 1 吨生活垃圾可以发电 225 千瓦时。 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位于我市和孚镇的垃圾发电厂有 2 台功率均 为 7.5×103 千瓦的发电机组。若这些机组平均每天工作 12 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多少吨生 活垃圾? 36.科学家发现,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0%,其储量是煤、石油和天 然气总和的两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可燃冰也称为“甲烷水合物”。 “置换法”是开采可燃冰设想方 案之一,即将 CO2 注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CO2 较甲烷 更易形成水合物,因而就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原 理:CH4·nH2O 十 CO2=CO2·nH2O 十 CH4)。 (1)通常情况下,CH4 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收集 CH4 气体时,则应让气体从 ▲ (选填“a”或“b”)管通入。 (2)若上述方法能够实现,那么要制取 8 吨的 CH4 气体,理论上需 CO2 多少吨?
科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6 C 16 A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4 A 14 A 5 C 15 B 1 B 11 C 2 C 12 A 3 A 13 D 二、简答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7 C 17 D 8 B 18 D 9 D 19 C 10 C 20 C 1.2 (2)B (2)乘客 21.地壳运动 22.(1)增大 23.(1)氧 24.L1 25.西南 印度洋 26.(1)非特异性免疫 27.(1)化学变化 28.(1)二氧化碳 光 (2)1 29.(1)可燃 (2)1290 (2)上腔静脉 (2)1860 玻璃棒 (3)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第 30 小题 4 分,第 31 小题 6 分,第 32 小题 4 分,第 33 小题 4 分,第 34 小题 7 分,共 25 分) 30.(1)灯泡内的钨丝为什么会晃动?(灯泡内的钨丝晃动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合理即可)(2 分) (4)磁铁对通电的钨丝有力的作用。(或钨丝通电后产生了磁场,和磁铁磁场相互作用 而晃动)(回答合理即可)(2 分) 31.(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 分)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2 分) (3)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2 分) 32.(1)错误(2 分) (2)用该磁铁吸引铁屑,吸引铁屑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性最强的部位(2 分) 33.(1)B(2 分) (2)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2 分) 34.(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 分) (2)小于(2 分) 点燃 (3)2Mg+O2  2MgO 3Mg+N2 点燃  Mg3N2(3 分,写一个方程式得 2 分)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5 小题 4 分,第 36 小题 4 分,第 37 小题 8 分,第 38 小题 9 分, 共 25 分) 35.(1)B(2 分) (2)2 台机组一天的发电量为:W=Pt=7.5×103 千瓦×2×12 小时=1.8×105 千瓦时 (1 分) 一天处理垃圾的质量为:(1.8×105÷225)吨=800 吨(1 分) 答:这些机组平均每天工作 12 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 800 吨生活垃圾。 36.(1)b(2 分) (2)设理论上需要 CO2 的质量为 x,则: CH4·nH2O 十 CO2=CO2·nH2O 十 CH4 44 x 16 8 吨 44∶x=16∶8 吨, x=22 吨(2 分) 答:理论上需要 CO2 22 吨。
37.(1)压强(2 分) (2)反射(2 分) (3)化学(2 分) (4)没有污染;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害;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2 分) 38.(1)(2 分) (2)A(2 分) (3)在取暖器倾倒时自动切断电路,防止引起火灾(2 分) (4)方法一:取暖器处于强档工作时 R1 和 R2 并联, 每个电阻的电功率为 P=U2÷R=(220 伏)2÷110 欧=440 瓦(2 分) ∴取暖器处于强档工作时的功率为 440 瓦×2=880 瓦(1 分) 答:取暖器处于强档工作时的电功率为 880 瓦。 方法二:取暖器处于强档工作时 R1 和 R2 并联, 通过 Rl 和 R2 的电流相等,电流 I=U÷R=220 伏÷110 欧=2 安(1 分) ∴总电流为 I 总=2 安×2=4 安(1 分) 此时功率为 P=UI 总=220 伏×4 安=880 瓦(1 分) 答:取暖器处于强档工作时的电功率为 880 瓦。 五、自选题(本题有 1 小题,5 分) 39.(1)250000 (2.5×105)(2 分) (2)4000 (4×103)(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