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
第1章 绪论
1、重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几种定义。
2、掌握目前人工智能的三个主要学派及
其认知观。
3、一般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范围和
应用领域。
定义2 人工智能(学科)
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
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
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
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
相关理论和技术。
定义3 人工智能(能力)
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
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
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
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
思维活动。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及其认知观:
(1)符号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数理逻
辑。
(2)连接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仿生学,
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
(3)行为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控制论。
第2章 知识表示方法
重点掌握用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
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框架表
示法来描述问题,解决问题;
2.1 状态空间法
Ø 许多问题求解方法是采用试探搜索
方法的。也就是说,这些方法是通过在
某个可能的解空间内寻找一个解来求解
问题的。这种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
和求解方法就是状态空间法,它是以状
态和算符(operator)为基础来表示和求
解问题的。
2.1 状态空间法
Ø状态空间法三要点
(1) 状态(state):表示问题解法中每
一步问题状况的数据结构;
(2) 算符(operator):把问题从一种状
态变换为另一种状态的手段;
(3) 状态空间方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
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
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2.1 状态空间法
Ø由上可知,对一个问题的状态描述,
必须确定3件事:
(1) 该状态描述方式,特别是初始状态
描述;
(2) 操作符集合及其对状态描述的作用;
(3) 目标状态描述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