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7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真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钻入”
2.方玄绰
3.《奔月》
4.《范爱农》
5.论语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的文化思想道路较为充分地代表了________初期多数文化人所经历的思想历程。
2.在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中,由严复译述的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所著的《________》起过相当
积极的作用。 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普列汉诺夫
的《________》
等,并对这些论著加以科学的评述。
4.鲁迅斥责________为“一味收拾弱者的方法”。
5.鲁迅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文艺的__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6.鲁迅在塑造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时,常以“哀其不幸,________”的态度去揭发人物
的“全灵魂”。
7.鲁迅的杂文特别擅长于论证说理,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显示出无可辩驳的________
力量。
8.《野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________趋向成熟。
9.________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之一。
10.鲁迅后期的诗歌形成了________、激越的艺术风格。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1925 年成立的新文学社团莽原社和________,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者。(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春雷社
2.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 1918 年 5 月,所写的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的作品结集为
《________》。(
)
)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坟 D.故事新编
3.《彷徨》中近于速写,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主要人物,只有一个街头场景的小说是
《________》。(
)
)
)
A.长明灯 B.药
C.示众 D.肥皂
4. 反 映 鲁 迅 对 知 识 分 子 人 生 态 度 和 人 生 道 路 最 早 关 注 的 小 说 是 他 写 于 1922 年 的
《________》。(
A.幸福的家庭 B.端午节
C.兄弟 D.白光
5.鲁迅的小说富有幽默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而语言的________是重要原因之一。(
A.朴素 B.俏皮
C.多义 D.简练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于鲁迅的杂文《________》。
(
A.长城 B.战士和苍蝇
C.现代史 D.纪念刘和珍君
7.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成果主要专著有《________》。(
要
C.古籍序跋集 D.嵇康集
8.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________》。(
A.斯巴达之魂 B.怀旧
C.呐喊 D.域外小说集
9.“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出自于鲁迅早期创作的诗歌《________》,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
A.梦 B.无题〈大野多钩荆〉
C.湘灵歌 D.自题小像
10.在鲁迅的杂文中,严肃的内容常常是以________的形态来表现的。(
A.反常 B.喜剧性
C.严肃 D.悲剧性
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
) A.小说旧闻钞 B.汉文学史纲
)
)
)
)
)
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两地书》中曾经讲到人生有两大难关,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
(
A.穷途 B.婚姻 C.歧路
D.糊口 E.死亡的威胁
2.下面哪两篇小说是收于《呐喊》中的作品?(
A.《孤独者》 B.《药》 C.《伤逝》
D.《孔乙己》 E.《祝福》
3.《故事新编》中以批判为主,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进行深刻社会批判的三篇作品是《采薇》、
《________》、
)
《________》。(
A.出关 B.非攻 C.理水
D.补天 E.起死
)
)
4.鲁迅前期的杂文主要收入《________》、《________》、《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
(
A.野草 B.热风 C.坟
D.准风月谈 E.花边文学
5.在外国那些反抗和复仇诗人中,鲁迅读了“心神俱旺”,“敬仰的诗人”是________、
________。(
)
A.惠特曼 B.拜伦 C.雪莱
D.裴多菲 E.普希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鲁迅“立人”主张的含义。
2.鲁迅文化反省的批判性特征。
3.鲁迅的悲剧观。
4.鲁迅如何写出人物“灵魂的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
1.试析鲁迅精神和思想的当代意义。
2.试述《阿 Q 正传》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