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指导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指导语 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识字与写字。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hù xiāng fēng shōu yǔ máo chéng shí 【答案】互相 丰收 羽毛 诚实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 时要注意“相、收、羽、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汉族.zú B.召.开 zhào C.洁.白 jié D.尽.管 jìn (2)A.海参.cān B.掠.过 lüè C.牙齿.chǐ D.海滨.bīn (3)A.挨.打ái B.旅.行 lǚ C.安静.jìn D.光亮.liàng (4)A.教室.shì B.几.乎 jǐ C.基础.chǔ D.羊圈.juàn ( ( ( ( ) ) ) ) 【答案】 ①. D ②. A ③. C ④. 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多练。 (1)D.尽管 jìn 应为[ jǐn guǎn ]:(副)表示消除顾虑,放心去做:你~说。②(连) 表示让步,先承认某种事实,后引起转折,下文往往有“但、但是、然而”等词呼应:~有 困难,但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2)A.海参 cān 应为[ hǎi shēn ]:棘皮动物,身体略呈圆柱形,柔软,口和肛门在两端, 口的周围有触手。 (3)C.安静 jìn 应为[ ān jìng ]:(形)①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教室里很~。[近] 宁静。[反]嘈杂。②平静;安稳:她现在显得很~。 (4)B.几乎 jǐ应为[ jī hū ]:(副)①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家家都有存款。[近] 简直。②表示眼看要发生而并未发生;差点儿:一不留神,~滑倒(实际上没有滑倒)|谈 判~要破裂(实际上没有破裂)。 3.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B. 到处. C. 处.罚 D. 相处. A. 处.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本题根据所学生字的读音,结合带点字所在的具体词语,为题目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即 可。 处:[chǔ] 1.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得来。~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2.处置; 办理:论~。~理。3.处罚:~治。惩~。~以徒刑。 [chù] 地方:住~。心灵深~。大~着眼,小~着手。 故 A、C、D 中“处”的读音为“chǔ”,B 中“处”的读音为:chù。 4.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慌乱 B.粗状 C.准备 D.介绍 (2)A.邮票 B.河流 C.眨眼 D.草推 (3)A.药材 B.珊胡 C.排列 D.假装 (4)A.玩耍 B.绒毛 C.住意 D.钓鱼 ( ( ( ( ) ) ) ) 【答案】 ①. B ②. D ③. B ④. 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1) B.粗状——粗壮:(形)①(人体)粗而健壮:身材~|~的两臂。[反]纤细。②(物 体)粗大而结实:~的钢丝绳。③(声音)大:声音~而深沉。[反]微弱
(2) D.草推——草堆:草丛或青草堆聚的地方。 (3) B.珊胡——珊瑚: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 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 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链、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4) C.住意——注意:(动)把精力、意志放到某一方面:~安全|~节约。[近]留神。 [反]忽略|疏忽。 5. 下面加点字有一组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A. 蜡.烛 猎.人 B. 捕.鱼 蒲.公英 C. 挣.扎 风筝. D. 宗.色 祖棕.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D.宗色——棕色: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祖棕——祖宗:(名)①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②泛指民族的祖先。 6. 把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新闻.( ) A.听见 B.听见的事情;消息 C.有名望的 D.名声 (2)持.久( ) A.拿着,握着 B.主管;料理 C.支持;保持 D.对抗 【答案】 ①. B ②. 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加点字的理解。 要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者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进行辨析即可。 (1)中的“新闻”指的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 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闻”指的是听见事物,消息。
(2)中的“持久”指的是(形)保持很长久。 “持”指的是支持、保持。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B. 仅因为一分之差,我们输掉了这次比赛,大家都为此感到惋惜.。 C. 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D. 我十分痛惜.那些白白浪费了的宝贵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意思。 “惜”这个字的常见意思有: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 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A 可惜:(形)值得惋惜。[近]惋惜。 B 惋惜:(形)怜惜;可惜;表示遗憾或同情。 C 珍惜:(动)珍重,爱惜:~劳动成果。 D 痛惜:(动)沉痛地惋惜:诗人英年早逝,令人~。 ABD 中的“惜”字意思是可惜,惋惜。 C 项中的“惜”字意思是爱惜。 8. “参加体育比赛的时候,我们要遵守比赛________。”在这句话中横线上应填写的最恰当 B. 规则 C. 制度 D. 法规 的词语是( ) A. 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 项规律: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B 项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C 项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D 项法规: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形容大家共同要遵守的制度,用“规则”。 9. 填空。 “中午,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1)在这句话中“拢”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按照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________ 部,再查________画,这个字的第六笔是________。 (2)这句话中“拢”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 L ②. 扌 ③. 5 ④. 竖弯钩 ⑤. ①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根据图片可以知道,“拢”的拼音为 lǒng。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 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 明的页码。 音序查字法查“L”。 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 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拢”部首:扌;笔画:8。 笔顺:横、竖钩、提、横、撇、竖弯钩、撇、点。
(2)合拢:(动)合在一块儿。 “拢”的意思:合上。 阅读与积累。 语言积累。 10. 归类积累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三心二意 十拿九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百发百中 ②. 四面八方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 关于数字的四字成语: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牛一毛、九死一生、 五湖四海、七零八落、九九归一、五花八门、六神无主、五光十色、八仙过海、四面八方 11. 新年联欢会上,小明吟诵了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这首诗是( ) B. 《饮湖上初晴后雨》 D. 《采莲曲》 A. 《望洞庭》 C. 《早发白帝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诗句识记。 A 项出自刘禹锡《望洞庭》,全诗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B 项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 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C 项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全诗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 D 项王昌龄《采莲曲》,全诗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 始觉有人来。描写的是荷花池的景色。 12. 填空。 秋天,小明看见大自然优美的景色,抄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诗题是__________,其中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山行 ②. 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 答案。 三年级上册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山行》《夜书所见》 唐代杜牧的《山行》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 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 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 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 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 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13. 把下面的句子改正确。 春游时,李老师一件篮色的裙子,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游时,李老师穿着一件蓝色的裙子,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的步骤: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
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 理。 春游时,李老师一件篮色的裙子,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 成分残缺,“裙子”这个宾语前缺少谓语;错别字,“篮色”应为蓝色。 改为:春游时,李老师穿着一件蓝色的裙子,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 14. “凝心聚力 团结共进”拔河比赛之前,小明想用积累的名言鼓励同学们,下面最恰当 的一句是( ) A.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B. 不迁怒,不贰过。 C.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D. 人心齐,泰山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名人名言。 A 项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仁者是充满仁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 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B 项意思是即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C 项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靠力气只能取得一时的胜 利,凭正理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意在强调理是不能违背的。 D 项意思是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适合鼓励同学们团结进取。 15. 小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们班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同学们高兴得( ) A. 手舞足蹈 B. 面红耳赤 C. 手忙脚乱 D. 提心吊 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手舞足蹈:蹈:踩踏。双手挥舞,双脚跳动。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发红 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