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3 分) 一、(12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阳泰三月,来鸢都潍坊看看吧, 。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忽然绽放那么多风 筝, 。他们有的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京剧脸谱..:红脸关羽,黑脸的包公…… 有的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造型..:婀娜..的嫦娥、多脚的蜈蚣、斑斓..的蝴蝶……大章鱼 那么多须尾,竟然也飞起来了(而/而且)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云端的气流将鸢尾冲 撞得抖抖颤颤....,零散的小鸢在如盖的大鸢中间挤来挤去, 。忽然间听到一首深沉、 醇厚..的面子,像沂蒙小调,又似大海渔歌。仰头侧耳,曲子竟来自那些风筝,像是某一只的 独奏,又像是集体的和鸣..。在这里,总有一种情愫..在簇拥..着你,让你或心旷神怡,或心潮澎... 湃.。 1. 请将“天海渔歌”“心旷神怡”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中 2.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脸谱 造型 喷薄.而出(bò) B. 婀娜.(nuò) 斑斓 不可思议 C. 醇厚 和.鸣(hé) 抖抖颤颤 D. 情愫 簇拥 心潮澎湃.(bài) 3. 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而 B.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且 C. 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而 D. 入木三分绘声绘色而且 4.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整个天空一下子生动起来 ②有如月光周围环绕着的星星 ③所有的灿烂全开在天上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答案】1. 天海渔歌 心旷神怡 2. C 3. B 4. C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要实现群体免疫,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 70%以上。 B. 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 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D. 菜鸟驿站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派件效率。 【答案】C 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史记》《资治通鉴》一 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 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 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 “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 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 【答案】B 二、(14 分) (一)(8 分)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选四题作答,全答则按前四题算)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卖炭翁》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卖炭翁的 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对其倾注了无限同情。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最终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坚信理想抱负终会 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②. 星汉灿烂 ③. 若出其里 ④. 独怆然而 涕下 ⑤. 江山如此多娇 ⑥. 英雄末路当磨折 ⑦.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⑧. 可 怜身上衣正单 ⑨.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⑩.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⑪.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6 分) 8.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艾青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抚养自己的保姆——大堰河表达了深深的挚 爱和无尽的怀念,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B. 《简·爱》中,当得知罗切斯特的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简·爱拒绝了罗切斯特要她一 同到巴黎生活的请求,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C.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他们都能勇 敢地面对磨难,把磨难化作前进的动力。 D.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创作的初期,遭受到失聪的打击,但他仍能够“以痛苦讴歌 欢乐”,扼住命运的咽喉,勇敢地抗争。 【答案】D 9.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面的活动。 (1)活动一:摘录批注,发现事实 请将批注内容补充完整。 摘录内容 批注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数散 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 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 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 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了 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 的印象。(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 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 的印象和感受) 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②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 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次大 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 规模的转移”指的
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 是 。(记录事实的 抖擞的胜利进军…… 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 这次大规模的转移 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 写下来。 (2)活动二:思考探究,感受力量 四个月的旅行,使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结合上述摘录、 批注及整本书内容,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①纪律严明②长征 (2)斯诺通过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 真实情况,被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对“长征精 神”有了很深的挺会,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所以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 的变化。 三、(7 分)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学校组织了“红色之旅·百年记忆”主题实践活动请按 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0. 【红色足迹调研】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张图表。分析图表后,你认 为今年五一红色旅游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①. 大众化 ②. 热门化 图一 图二 11. 【红色文化建设】在红色研学活动中,一同学有感于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沂蒙革命老区振 兴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请你补写宣传话的下句,与上句构成对偶句。 沂蒙振兴融入革命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师生研学感悟红色文化
12. 【红色基因传承】在主题演讲活动中,你拟写了下面的文字。请选择一个材料,在横线 处补写事例,使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句式基本一致。 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祖国,为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砍头 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共产党人夏明翰发动的秋收起义,领导农民暴动,丹心永照后来人。 ______________。“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坚守科研一线,潜心水稻研究,把论文书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材料: 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②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 【答案】“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在生死考验的严峻关头从心底迸发出 这般铮铮誓言,真是气壮山河,动人心魄。 第二部分 阅读(37 分) 四、(17 分) (一)(6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 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 《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 《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 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 《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 “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 14. 两首诗最后两句 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案】13. B 14. 《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 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的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身在郁闷、 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秋思》的后两句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复恐”二字,刻画 心理入微,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开封”的动作写出了 诗人开封验看,写出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诗人将对亲人的眷恋熔铸在了临行前因 担心又开封的行为中。 (二)(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 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 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乃创学 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①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转抚州路宜 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②奸伏,郡无冤狱。金溪县 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 一郡。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 贿,缓其狱。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 如法。由是豪滑屏迹,良民获安。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③;所去,民皆立石颂之。以朝 列大夫致仕..,年七十四卒。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九》,有删节) 注:①刬 chǎn,同“铲”。②擿,(tì),揭发。③惠政,爱民的政绩。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后文“穿井以饮”推断,“不知井饮”中的“井”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挖井。 B. “细民赖焉”中的“赖”意思是要赖、不讲道理。 C. “一不顾”与《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的“一”意思相同,为全、一概。
D. “致仕”意思是将官职退还给朝廷,古代指官员退休。 16. 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劝民斥腴田以.膳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B. 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C. 厚积而.凶险 记》) D. 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 明《桃花源记》) 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 1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 18. 杨景行的“惠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答案】15. B 16. A 17. 金溪县豪猾僧侣云住,挖掘民家墓冢窃取财物,事情被发觉,官员受其贿赂,放宽刑罚 不惩治云住。 18. ①教百姓们凿井饮水,用陶瓦建屋; ②惩治豪民,保护百姓安全; ③创办学舍,劝导百姓们礼敬儒生,培养士人; ④摒除朝廷弊政,明察冤狱错案; ⑤严惩地痞恶霸,拒绝豪强贿赂。 五、(20 分) (一)(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望北哨所 石钟山 ①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②“望北”这个名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 就写着“望北”两个字。信中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 洋洒洒的落雪,虽然凄凉了一些,但却是那么有韵致。 ③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冬天,哨所和山下 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她知道,他也是这样。读信的
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 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 又是满山大雪,混沌一片了。 ④他也会出现在她的梦里;他走在崎岖的巡逻线上,刚才还阳光明媚,转过一个山头就 暴雪漫天了;一个战士因缺氧晕倒在巡逻路上;哨所的后山上,他们新建的蔬菜大棚正长出 绿油油的蔬菜……她在梦中醒来,心就像荡秋千,高低视线,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她知道, 自己做的不是梦,只是还原他信里描述的不同场景而已。她从小就对军人职业充满敬仰、青 春、热血、英雄这些令她心动的字眼,一直和军人密切相关。他在信中说:军人就是牺牲, 奉献,戍边保家……联系断断续续,他们的爱情便如梦如幻。有时她觉得离他很近,有时又 很远,但她心中的诗意一直澎湃着,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⑤她对望北充满了神秘的渴望,甚至整个西藏都对她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当年流行的 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 下……”他们约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格桑花开遍雪山脚下,她去望北哨所 找他。然后他休假,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多么惬意和丰富的旅行 呀! ⑥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兵站的长途运输车。她果然看到了山间草 地上盛开的格桑花,一片又一片,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便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悬 崖峭壁间的公路上盘绕,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拿出氧气袋让 她吸,告诉她,到了雪山之巅就到了望北哨所。可雪山似乎成了恒定的目标,车开了好久, 似乎离雪山还是那个距离。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似乎山上刚下过雪,车队 又行驶了一段路,终于被大雪阻断了。眼前没了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在车里失望地 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 ⑦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房子,遥远而又模糊,“那就 是望北哨所”。她看见石头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他们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 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 ⑧她忽然想起了她的腰带,这是“本命年”买的腰带,红绸布制作的,是上次他探条回 家时她买的,每人一条。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突然,她看到山 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挥舞红绸带的人,一定就是他了。两人隔着雪地,一个山上, 一个山下,就那么挥舞着。在大雪皑皑的一片白色中,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 ⑨那一次,她无功而返,尽管哨所近在咫尺。她回去后,给他写了很多信,却没收到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