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植物保护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 45 分,每题 3 分)
1、农药
2、相对毒力指数
3、共毒系数
4、鞣化作用
5、交互抗药性
6、动作电位
7、安全间隔期
8、生物富集
9、侵染剂量
10、病毒稀释限点
12、生理小种
11、病害潜育期
13、病情指数
14、致病性
15、诱发抗病性
二、写出相应的中文学名(共 15 分,每题 1.5 分)
1、Pieris rapae
2、Plutella xylostella
3、Myzus persicae
4、Bombyx mori
5、Nilaparvata lugens
6、Xanthomonas campestris
7、Heterodera glycines
8、Pucciniu gruminis var. tritici
9、Exserohilum turcicum
10、Pyricularia oryzae
三、简答题(共 90 分,每题 10 分)
1、以马拉硫磷为例,简述昆虫抗药性的一般生化机制。
2、简述影响杀虫剂穿透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实际数量的限制因子。
3、简述昆虫内源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4、简述 LD-p 线如何确定昆虫抗药性基因的显隐性。
5、简述杀虫剂拒食作用,及其与昆虫对杀虫剂行为抗性的区别。
6、为什么说植物保卫素是重要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7、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起何作用?
8、各类病原物侵入寄主有哪些途径?人工接种时采用哪些方法?
9、如何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