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11 日四川泸州合江县委组织部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60 分):基层干部反映工作中的压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
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且将 2019 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结合你自身工作
实际写一篇 2000 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时政理论的理解和文章的写作能力,这是组织部门遴选的基础能力。
[参考范文 1](1833 字)
基层减负年 让基层干部有获得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被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
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大量精力。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 表格。基层
干部忙得搞不成调研,办不了实事,甚至回不了家。“一心一意填表 格,辛辛苦苦编简
报”“洛阳亲友如相问,昼夜加班整材料”成为大量基层干部 的真实写照。中央《通知》明
确,要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这无疑是这个早春,落在广大基层
干部心田的一场及时雨!
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向形式主义开刀。基层减负年, 亟待做减
法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而是错误的工作方法为基层干部造成的负担,症结
主要在传达落实工作链条的中间环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 文件落实文件的文山会海何以回
潮?痕迹主义的过度留痕何以替代了工作本身?表面看,是部分“二传手”干部在工作中消极
应付,不善于调查研究、提高本领, 找准落实工作任务的高效方法,究其根源,是明哲保
身、不思进取,是对为人民 服务的初心的背离。为基层减负,就要及时发现、肯定因地制宜
高效率推进工作目标的正面典型,同时,曝光用痕迹主义明哲保身,用形式主义糊弄上级的
“二 传手”干部,激浊扬清,还基层干部一个风清气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
政治生态。
为基层减负,切忌用形式主义落实减负目标。不久前,“知乎”上有人提问:
“要求给基层公务员减负,减少形式化,减少材料,真的减了吗?”获得最高赞的
一条留言是这样说的:“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专项督察;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 负的传达会
议;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学习讨论;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任务台账;关于给基层公务员
减负的验收考核;关于给基层公务员减负的完成汇报;然后,减负成功!”
这样公式化的工作落实方法,这样轰轰烈烈走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的流程
和场景,见者莫不哑然失笑。但是,为什么这样众人皆知的老旧套路,还会在人
们身边一再上演呢?这说明,在一些党政部门内部,监督批评的制度出现部分失灵,
给任务落实“套路”留下了存在空间。实际上,从党内监督条例到支部工作条例,
都有着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党内监督的制度安排。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 强党内监
督,有利于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推动干部作风优化、推动责任担当。在一
个健康有活力的党组织中,用形式主义套路落实工作的党员 干部必然“吃不开”。如果千千
万万个党的基层组织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杜绝用形式主义落实基层减负目标,那么,2019 年
“基层减负年”的落实成效,就十分值得期待了。
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一个“减”字。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
的深入实施,基层作为服务人民号众的第一线,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 的形象。
这就让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工作标准越来越高,一些基层干部为此“5+2”“白
加黑”地忙碌。我认为基层减负年,要做减法的就是一些没必 要的文山文海和过度留痕,力
戒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腾出手来,更好地去为号众服务。
为基层减负,就要抓好一个“实”字。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此次能否将
中央“基层减负年”各项部署执行到位,关键在一个“实”字。做好基层减负工
作,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为基层干
部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为基层减负,要结合一个“情”字。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不外乎讲究一个“情”
字。基层干部也有自己的家庭、爱人、朋友,有时任务急、压力大的工作要完成,
却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更要关注到他们的情绪波动,
给他们减负不仅仅要从工作层面上,还应该从情感疏导上下功夫。俗话说,“身
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我说,一个好的心情对开展工作也至关重要。
为基层减负,就应该让干部有获得感。基层干部的委屈,有些源于工资低、
待遇差,有些源自任务急、压力大,还有一些,是来自各方的不信任不理解。在
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形式主义“负担”,看似只是几张报表,几次迎检,但这些
负担,往往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许多地方“留痕主义”
盛行,无穷的报表、APP、迎检任务,个个都像干部头上的紧箍。
基层减负年里,就应该破除“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评价“硬杠杠”,从
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
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基层干部体
验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更多想干事、能成事、号众中有口碑的干部有奔头、
能脱颖而出,号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参考范文 2](1847 字)
实现基层减负要做好“加减乘除”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当前正从事着一些“无谓的事务”, 如“痕迹
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
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凡事留
痕”等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不仅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还助长了形式主义。习近 平总书记曾
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次中办印发的通
知,剑指困扰着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切中痛点、直指病灶,不仅落实总书记重
要批示精神,还回应了基层干部的关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
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还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2019 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 形式主义
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这充分表
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树立 了为基层松
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
走好,传递好手里的“接力棒”。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我们要积极行动, 答好基层
“减负卷”。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就得算好加
减乘除法。
在“思想教育”上做好加法,让基层干部干事有动力。当前,一些地方不同
程度存在“二传手”干部,只注重向基层发号施令,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 轻飘飘,
既脱离号众,又挫伤了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说到底还是作风
问题,因此,基层减负要从源头抓起。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号众利益 至上,在
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为基层树好
标杆、当好表率。以务实的作风做给下级看、带着下级干,自上而下形成浓厚的 干事创业
氛围。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牢宗旨意识,把心思用在服务号众,为民 办事上,真正让老
百姓得实惠。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
根本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振干部精气 神,教育
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做打 基础、利长远的
“潜绩”。
在“文山会海”上做好减法,让基层干部干事有时间。从现实情况看,被成
堆的文山压倒,成片的会海淹没是基层干部工作的普遍现象,以文件落实文件,
以会议落实会议已成常态。那些收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占据了基层干部大 部分正常
工作的时间,还耗费了大量精力,导致真正的工作只能利用晚上或者周
末休息的时间来处理。要改变这种“白+黑”、“5+2”的状况,就需要从中央层 面开始,
层层精简文件和会议,发精悍务实的文,开简短管用的会,切实把基层
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体
察民情,有更充沛的精力为号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在“激励关怀”上做好乘法,让基层干部干事有担当。基层工作任务多责任
重,时下,有不少基层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产生畏难情绪,在问责机制下,
他们怕犯错,怕担责,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实现基层减负,严管不
可少,厚爱也不可缺,各级管理部门要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多一些鼓
励和宽容,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肯干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
负责者负责。同时,给基层干部多一层关怀,为他们成长成才营造环境,搭建平
台,适时提拔那些品行好、作风正、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
创业的热情,让基层减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乘数效应”。
在“检查考核”上做好除法,让基层干部干事有作为。今天一检查,明天一
督查,后天一考核,种类多、次数频的检查督查考核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
“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更是让基层干部抱怨声连连。“作为
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这片广大的土地上,我想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而现
实是天天都在填表格做台账补材料。”普淜镇一名大学生村官曾在一次会议上吐 诉自己的
心声。的确,要实现基层减负,就应该破除“痕迹出政绩”的考核评价
标准,把基层干部从明目繁多的痕迹资料中解脱出来,把应付痕迹资料的时间和
精力用在干实事上,让甘于奉献的基层干部能够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上级部门 在各种检
查考核工作中,要重落实、看结果,把重心转移到实际走访调研上来,
多听民间疾苦声,多看号众获得感,上级部署落实到不到位,效果好不好,尤其
要看百姓评价口碑好不好,而不是看“痕迹”多不多。
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应当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更持续的举措,
要做好“加减乘除”,从多方面下功夫,不仅要减,更要减好,要减得恰到好处,
减得让基层干部满意,更要让号众满意。
第二题(40 分):某镇值班室凌晨一点接到村主任电话:该村发生地质滑坡, 滑坡点下
面可能有两户居民被埋,如果你是分管的副镇长怎样处置?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应急情形的处置能力,这类似与面试,说明了应急处置能力是公务
员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能力,我们必须加强训练。
[参考答案]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事故举报,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把人民号众的生命安全
放在第一位,快速反应,协调指导各方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首先,立即向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报告情况,听取指示,同时,按照有关程序
迅速启动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协调镇村、医疗机构、民政、消防等救援力量赶赴 现场查明
情况。作为副镇长我也将在第一时间先期到达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其次,成立事故救援前方指挥部,镇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我和其他分管同 志任副组
长,拿出初步救援方案,研判灾情及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政府负责迅
速撤离附近居住的号众,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再次,运用科技仪器,确定被埋人员具体位置,有序开展救援,同时,疏导
家属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把握黄金救援最佳期限,最大可能的救治被埋号
众。
最后,按照规定该上报的上报,同时做好人员安置和善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