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广东深圳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
l.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 。
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________ 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学习领域。
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_______,儿子小米
名叫________。
6.画家________的素描画《________》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_______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西方绘画中多用——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
________透视来表现。
10.《虾》是国画大师________所作,他画的虾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重墨
突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_______________窑、________窑、
________窑、钧窑、________窑。
12.《流水别墅》是________建筑师________的代表作。
13.云南丽江纳西族创造的文字________被称为活的象形文字,是“书画同源”的体现。
14.青铜器饰以饕餮纹,是我国________制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1.色彩三要素指(
)。
A.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B.红、黄、兰
C.色相、明度、纯度
D.原色、问色、复色
2.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画山水赋》
D.《历代名画记》
3.李公麟创作的动物画珍品是(
)
A.《牧马图》
B.《五马图》
c.《五牛图》
D.《照夜白》
4.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比的画家是(
)。
A.哈尔斯
B.蒙德里安
C.鲁本斯
D.伦勃朗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判断对错,对的请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1.北京故宫建筑群应用对称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皇权思想。
(
)
2.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蒂斯。
(
)
3.单色的绘画就是素描,因此,用一种水彩色或水粉色画出来的画也是素描。
(
)
4.超现实主义与超级写实主义同属一个艺术流派。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色调
2.美术
3.后印象主义
4.墨分六彩
五、画线题。(将有关联的作品和作者用线联起来,每画正确一根线计 1 分,本大题计 8 分。)
田横五百士
亨利•摩尔
掷铁饼者
波提切利
溪山行旅图
创世纪壁画
赛纳河
国王与王后
四使徒
春
丢勒
范宽
徐悲鸿
米隆
米开朗琪罗
马约尔
六、论述题。(本题计 8 分)
请你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
七、创作题:《希望》
(使用铅笔或钢笔,可采用手绘线条、明暗或黑白画等形式表现。本题计 16 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2.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九、论述题。(10 分)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深远 高远 平远
2 达芬奇
3 约翰.伍重
4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 米蒂 米友仁
6 王式廓 血衣
7 色彩构成
8 气韵生动 骨干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9 散点
10 齐白石 似与不似
11 官窑 哥窑 定窑 钕窑
12 英 费兰克 劳埃德 赖特
13 东巴文
14 商周奴隶制
二、选择
1 C 2 B 3 A 4 D
三、判断
1∨2×3∨4×
四、解释
色调: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一幅
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
美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塑造出具有一定空间与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
术现象。
墨分六彩:墨色之中,分为六彩。六彩为:黑、白、干、湿、浓、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