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资料共3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
1 . 1.16,8.25,27.36,64.49,( )
2015 年江苏省扬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 1 . 1.16,8.25,27.36,64.49,( ) A:65.25; B:125.64; C:125.81; D:125 答案:此题先看小数部分,16、25、36、49 分别是 4、5、6、7 自然数列的平方,所以( ) 内的小数应为 8.2=64,再看整数部分,1=1 3,8=2 3,27=3 3,64=4 3,依此规律, ( )内的整数就是 5.3=125。正确答案为 B。 2 . 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是为了()。 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B:减少空气阻力 C: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承受冲击力强 D:便于雨水流走 答案:A。解析: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 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 机就不会出现错觉。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 A。 3 . 求 32+62+122+242+42+82+162+322 A:2225; B:2025; C:1725;
D:2125 答案:由勾股定理知 32+ 42 = 52 , 62 + 82 =102,122+ 162=202 ,242+322 = 402,所 以: 32+62+122+242+42+82+162+322=>52+102+202+402=>25+100+400+1600=2125 4 . 鸵鸟在被追赶时,如果认为自己跑不掉,就会把头钻到沙子里,以为看不到追赶者,就 能把追赶者甩掉了。后来,人们用“鸵鸟政策”来比喻那些不愿正视现实的政策或不敢面对 险情的行径。下列各项,不属于“鸵鸟政策”的一项是()。 A:蔡桓公讳疾忌医 B:官渡之战后,曹操发现了不少部下与袁绍的“私通之书”,谋士建议“可逐一点对姓名, 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命尽焚之,更不再 问” C:很多企业在出现危机时总是躲避媒体的采访,对公众的要求不理不睬,结果导致更大的损 失 D:小郭本科毕业后不想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决定去读研究生 答案:B。“鸵鸟政策”的关键信息是“不愿面对现实和险情的政策或行径”。选项中,A 项的蔡桓公不愿面对有病的事实;C 项中的企业在面临危机时,不肯正视现实,从而导致更 大的损失;D 项的小郭,觉得工作竞争太激烈而不愿面对,A、C、D 三项都属于“鸵鸟政策”。 B 项,曹操烧掉手下与袁绍私通的书信,不是不愿正视现实,而是他宽容大度、收买人心的 表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5 . 基因图谱:遗传病:科学家 A:王朝更替:历史规律:考古学家 B:儒家文化:精神内核:教育家 C:作案动机:犯罪:犯罪学家 D:宇宙大爆炸:黑洞:天文学家
答案:科学家绘制基因图谱,其目的之一是治疗遗传疾病。与此规律相似的是 C 项,犯罪学 家研究作案动机,其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注意,题干中的目的是阻止一种坏的事物,与之 相符的只有 C 项。 6 . 社会实践表明,两个人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绩效明显优于两个人 单干时的总和。由此可见,团队精神的核心是()。 A:协同合作 B:奉献精神 C:目标一致 D:团结一致 答案: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 的核心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 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 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 效。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故 答案选 A。 7 .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严厉惩治腐败 D: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答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执政基础最 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从根 本上阐明了防腐、反腐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其 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列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党的核心工作。同 时,中国共产党内部的防腐、反腐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制度化阶段。胡锦
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 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8 . 某市许多区县举行了区县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选民踊跃投票,行使了() A:公民的集会结社自由权利 B。公民选择权利 B:公民的监督权利 C: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D: 答案:B 9 .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下列不属于民 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乙之间因债务问题发生纠纷 B:甲失手误伤乙,致乙轻微伤 C:甲与乙离婚时因财产分割问题发生纠纷 D:甲出售假冒产品被工商行政部门查处 答案:民事法律关系针对的是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D 项不是平等主体而是行政法 律关系主体。 10 . 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参加了古文训练班,另一组没有参加,在语文考试中,参加过古 文训练班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过的学生的平均分数高很多,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考试 中的成绩提高,就必须让他们参加古文训练班。下列是上述论证依赖的假设是?() A:很多学生参加了古文训练班 B:学生的父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古文知识 C: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参加古文训练班没有必然的联系
D: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成绩 答案:题干通过两组学生实验对比,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参加古文训练班“。 A 项与题干两组学生实验对比无关;B 项”学生的父母“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是无关项;C 项若作为前提,无法得到题干结论;只有 D 项通过假设”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 成绩“,在”古文训练‘’与“提高语文成绩”之间建立了联系,11 .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 律,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 准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 常委会批准? 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 常委会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 答案:B。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 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县级以 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批准。 12 . 15。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 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 )。 A:徇私舞弊罪 B: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答案:C 13 . “物质无非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答案:B。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指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相对于意识现象来说只有物质 现象才具有这种属性,因此称“唯一”。这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凡是物质现象必然有客 观实在性。无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还是人类社会中的,只要具备了“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客观 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哲学中的物质是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的共性,不是指事 物本身,事物本身只是这一共性的载体。题中观点正是对物质概念的正确理解,属于辩证唯 物主义物质观。 14 . 95,88,71,61,50,( ) A:40; B:39; C:38; D:37 答案:95 - 9 - 5 = 81; 88 - 8 - 8 = 72; 71 - 7 - 1 = 63;61 - 6 - 1 = 54; 50 - 5 - 0 = 45; 40 - 4 - 0 = 36 ; 所以选 15 .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是( ) A:个人问题 B:社会问题 C:公共问题
D:特殊问题 答案:C[解析]略。 16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答案:【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的规定可知,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 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故 A 项说法错误。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因此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 者,故 B 项说法错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物质帮助的权利。C 项中,“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说法错误。2004 年《宪法修正案》 第二十四条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第三 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故 D 项说法正确。 1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为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 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 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 这方面的代表作。 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 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答案:D【解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18 . 1,4,27,256,() A:625 B:1225 C:2225 D:3125 答案:将数列中前几项数值变形为:11、22、33、44、(),因此,括号内应填入的数值为 55=3125,故选 D。 19 . 将中国从茶叶大国转变为咖啡饮用者,这定是史上最成功的市场营销。尽管大多数中 国人仍讨厌这种饮料的苦味。对中国人来说,咖啡是一种异域风味。中国人去咖啡店是为了 追求一种文化,而不是为喝咖啡。咖啡店在中国,是个需要走进去坐下来享用而不是购买外 卖的场所。消费者聚在一起,免费上网,使用咖啡店的方式和前几代人利用茶馆的方式一模 一样:进行社交和做生意。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未来咖啡产业在中国拥有广阔前景 B:中国人去咖啡店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 C:喝咖啡。不只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文化 D:中国茶馆的功能已被咖啡店完全取代 答案:文段围绕咖啡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指出尽管中国人讨厌咖啡的苦味。但还是成为了咖 啡的饮用者。其原因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咖啡是一种异域风味,中国人丢咖啡店是为了追 求一种文化。A、D 两项与“文化”不相关,排除。C 项脱离了“中国人”这一语境,排除。 本题答案为 20 . 中西方历史文化不同,在取名和用名上有很大差异性。就数量来说,西方人名总的来 说比中国人少。现在英美国家可供选择的名字只有 1000 多条,中国人普遍采用的名字有 4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