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7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课程代码:03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口语表达能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人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的
口才水平属于(
)
A.原始层次
C.中级层次
2.在众多的语言形式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
A.口头语言
C.态势语言
3.在口语交际的各要素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
A.语境
C.解码
4.口语交谈中,说话人作为信息发出者,也叫(
)
A.信源
C.传者
B.初级层次
D.高级层次
B.书面语言
D.辅助语言
B.编码
D.信息
B.信息
D.信宿
5.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
进行叙说的类型是(
)
A.倒叙
C.插叙
6.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述是(
)
B.顺叙
D.引叙
A.肖像描述
C.行动描述
B.言辞描述
D.心理描述
7.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这种修
辞手法是(
)
A.比拟
C.暗喻
B.明喻
D.借喻
8.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修辞方法是(
)
A.对比
C.层递
9.以动词作谓语且主语是动作或行为发出者的句子被称为(
)
A.被动句
C.完整句
B.排比
D.对偶
B.主动句
D.省略句
10.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
这种方法是(
)
A.抽调法
C.合成法
B.拆分法
D.分离法
11.如果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情感越来越激烈,那么音量就应该越来越重,适合用(
)
A.降调
C.平调
12.下列口语交际的辅助技巧中,属于特征音的是(
)
A.语气
C.笑容
B.升调
D.变调
B.重音
D.目光语
13.具有表意功能的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除语言替代功能外,其功能还有(
)
A.填补语空
C.加强交流
14.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
)
A.句子
C.句群
B.表达感情
D.渲染气氛
B.话轮
D.词组
15.在交谈中,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除提醒矫正法外,另一个方法是(
)
A.领会含义法
C.激励说服法
16.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类型是(
)
A.调查式交谈
C.说服式交谈
B.倾诉交谈法
D.请教交流法
B.商讨式交谈
D.请教式交谈
17.在对方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己方能允诺的限度而且虽经解释对方仍不罢休、纠缠不已的情
况下,适合使用(
)
A.强调客观拒绝法
C.沉默不语拒绝法
18.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
)
A.自如性、清晰性
C.清晰性、规范性
B.含糊其辞拒绝法
D.褒人贬己拒绝法
B.流利性、规范性
D.丰富性、多彩性
19.在演讲中,如果听众是中老年人,声音节奏一般宜(
)
A.强劲
C.轻快
B.舒缓
D.急促
20.在演讲中,以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或诗歌作为演讲开头的方式是(
)
A.提问式
B.悬念式
C.借问式
D.引言式
21.通过对某个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事理的说明方法是(
)
A.定义说明
C.概括说明
22.被称为论证统帅和灵魂的是(
)
A.论据
C.论题
23.提出“投公众所好”公共关系思想的人是(
)
A.艾维·李
C.松下幸之助
24.口语交际的中心问题是(
)
A.传播内容
C.传播主旨
B.分类说明
D.举例说明
B.论证方式
D.论证过程
B.爱德华·伯内斯
D.卡尔·马克思
B.传播媒介
D.传播信息
25.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传播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是(
)
A.演讲
C.讨论
B.交谈
D.辩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口才的基本特点包括(
)
A.明确的目的性
C.突出的实践性
B.独特的技巧性
D.强烈的情绪性
E.明显的综合性
27.按内容的顺序,叙说可以分为(
)
A.顺叙
C.插叙
E.转叙
28.公关口才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
A.叙说
C.抒情
E.说明
B.倒叙
D.引叙
B.描述
D.论证
29.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有(
)
A.重音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B.重音贵在于多而不在于精
C.正确处理重音与非重音
D.表达重音要注意把握分寸
E.确定重音应从全局出发
30.演讲的传播效果有(
)
A.较强的劝服作用
C.较强的表现力度
E.有助于塑造形象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B.有效的信息交流
D.有助于提高声望
31.副语言
32.信息
33.交谈
34.语气
35.“文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37.简述公关口才修辞手法中层递与排比的关系。
38.简述选用明示或暗示应该注意的事项。
39.简述交谈语用原则中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
40.简述含糊其辞拒绝法的具体方式。
五、论述题(本题 10 分)
41.论述苏格拉底技法的概念、具体做法以及上级应用该技法说服下级应注意的要点。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
42.实习记者小张和小王第一次到偏远的农村采访,在村头碰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
小张拿出录音笔,打开记录本,问:“同志,请问您能否就干旱一事接受我们的采访?”老农
愣在那儿,默然不语。小张反复提问,得不到回答。
小王一看,掏出香烟,递给老农一支,然后问:“大爷,村里的田缺水不?”
老农抽了一口烟,说:“池塘都见底啦!”
问题:
(1)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适宜原则的内涵和通俗程度适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运用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适宜原则分析本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