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政治面试真题及答案
一、考题回顾
1.题目:不能忘记的屈辱
2.内容:
《破碎的山河》
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赁,有的被
他们强取豪夺,四散飘零。先让我们从 1985、1998、2002 年我国东南部分港澳地图的变化
说起。
随着列强铁蹄的践踏,中国多少名园胜迹顷刻间变为废墟。成千上万件珍贵文物被他
们疯狂掠夺,流失他方。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 47 个国家二百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
万件,而且大多是精品。今天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巴黎博物馆、枫丹白露博物馆
以及美国纽约艺术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一小部分来自圆明园的文物,但是觉得多数曾经
属于圆明园的文物,依然下落不明。
3.基本要求:
(1)要有配合教学内容的板书设计;
(2)要有师生互动的活动设计;
(3)请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请你说一说在刚才试讲中是怎样体现学生为主体的?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
导入实录: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
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重温,去铭记。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破碎的山河
组织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
(1)课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三幅地图
地图分别为 1985 年、1998 年、2002 年香港、澳门的名称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读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
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2)播放“七子之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描述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
顺和大连。并侧重引导学生体验失去国土的屈辱和愤慨。
(3)教师展示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讨论从 1842 年到 1945 年一百年间侵略中国的国家都
有哪些,这些国家都侵略了中国哪些地方。
学生说出已知的知识后,教师进行补充。师生合作,制作出以下表格。通过这项活动,
引导学生明白这一百年间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
2.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随着列强铁蹄的践踏,中国多少名园胜迹顷刻间变为废墟。成千上万件珍贵文物被他
们疯狂掠夺,流失他方。
(1)展示图片(原圆明园的局部景观:方壶胜境及其简介、洗劫后的圆明园残景及列强从
圆明园掠走的文物三幅图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看到昔日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谈谈自己
有什么感受,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
(2)引导学生课下搜集侵略军掠夺我国国宝的资料,课上分享。
教师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
浩劫。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今天当我们
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
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
环节三: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说一说学完今天的知识有什么感受。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课下预习第三个小主题“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板书设计】
三、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说一说在刚才试讲中是怎样体现学生为主体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谨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组织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搜集关于香港
的历史、引导学生课下搜集侵略军掠夺我国国宝的资料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搜
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三个不同时间段香港澳门地图变化情况,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读
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对“七子之歌”进行讨论,谈谈发现和感受。这些教学方式都实现了真
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通
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体会中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
2.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知道近代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抢掠,
残害生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