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 Quartus II 的 HDB3 码编解码设计
班
学
姓
级:
号:
名:
指导教师姓名:
设 计 地 点 :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目录
序言 .......................................................... 3
第一章 QuartusII 软件及其相关简介 .............................. 4
1.1 Quartus II 简介 ...............................................4
1.1.1 Quartus II 基本特点 ......................................... 4
1.1.2 Quartus II 功能介绍 ......................................... 4
1.2 EDA 技术简介 ................................................. 4
1.2.1 EDA 概述 ................................................... 4
1.2.2 EDA 技术的应用 .............................................. 5
1.3 VHDL 语言 .................................................... 5
1.3.1 VHDL 语言简介 ...............................................5
1.3.2 VHDL 语言的优势 ............................................. 5
第二章 工作原理 ............................................... 7
2.1 数字基带传输原理 ............................................. 7
2.2 HDB3 码编码原理 ...............................................7
2.3 HDB3 码解码原理 ...............................................8
第三章 基于 Quartus II 的 HDB3 码编解码器的设计 ..................9
3.1 HDB3 编码器设计 ...............................................9
3.1.1 HDB3 编码器总体设计思路 ......................................9
3.1.2 插 V 模块 ..................................................9
3.1.3 插 B 模块 ................................................. 10
1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3.1.4 单/ 双极性转换模块 ......................................... 11
3.1.5 HDB3 编码器整体仿真 ........................................ 11
3.2 HDB3 解码器设计 ..............................................13
3.2.1 HDB3 解码器总体设计思路 ..................................... 13
3.2.2 检测 V 并去 V 模块 ...........................................14
3.2.3 检测 B 并去 B 模块 ...........................................14
3.2.4 双/单极性转换模块 .......................................... 15
3.1.5 HDB3 解码器整体仿真 ........................................ 15
参考文件 ..................................................... 17
体会与建议 ................................................... 18
附录 ......................................................... 19
2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序言
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以其抗干扰能力强,无
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计算处理、变换、存储,易于加密,易于小型化、集成
化等优势,成为当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将基带数字序列信号经过适当的码型变换后
直接送入信道传输,称为基带数字序列信号传输,简称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过程中,高频分量越大,对邻近信道产生的干扰就越严重,所以高频
分量应该尽量少;另外,传输中直流或低频信号衰减快,信号传输一定距离后会严重畸
变,所以不应含有直流或低频频率分量。除此之外,为方便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提取
同步信息,还应包含定时频率分量。
由于 HDB3 码具有无直流分量,低频成分少,连 0 的个数不超过三个,对定时信号
的恢复十分有利,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等优点,根据上述数字基带传输的特点可知:HDB3
码是比较适合基带传输码型之一。在该实验报告中,介绍了使用 VHDL 语言实现 HDB3 码
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功能。
3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第一章 QuartusII 软件及其相关简介
1.1 Quartus II 简介
1.1.1 Quartus II 基本特点
Quartus II 软件可以在 XP、Linux 以及 Unix 上使用,提供了完善的用户图形界面
设计方式,具有运行速度快,界面统一,功能集中,易学易用等特点。此外,Quartus II
支持 Altera 的 IP 核,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模块,简化了设计的复杂性、加快了
设计速度。还有,Quartus II 通过 DSP Builder 工具与 Matlab/Simulink 相结合,可
以方便地实现各种 DSP 应用系统;支持 Altera 的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开发,集系
统级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可编程逻辑设计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开发平台。如今,
Quartus II 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的设计环境, 由于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和直观易用的接
口,越来越受到数字系统设计者的欢迎。
1.1.2 Quartus II 功能介绍
Quartus II 提供了完全集成且与电路结构无关的开发包环境,具有数字逻辑设计的
全部特性和以下一些功能:可利用原理图、结构框图、VerilogHDL、AHDL 和 VHDL 完成
电路描述,并将其保存为设计实体文件;具有完备的电路功能仿真与时序逻辑仿真工具
以及定时/时序分析与关键路径延时分析。此外,还支持软件源文件的添加和创建,并
将它们链接起来生成编程文件,通过组合编译方式可一次完成整体设计流程;并且能够
自动定位编译错误和能生成第三方 EDA 软件使用的 VHDL 网表文件和 Verilog 网表文件
等。
1.2 EDA 技术简介
1.2.1 EDA 概述
4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EDA 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EDA 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 EDA 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 VHDL
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
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EDA 技
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操作性,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
1.2.2 EDA 技术的应用
如今,EDA 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
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 EDA 的应用。此外,EDA 技术已在各大公司、
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
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 EDA 技术。
1.3 VHDL 语言
1.3.1 VHDL 语言简介
VHDL 语言即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是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高级语言,在
80 年代的后期出现。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出来供美军用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缩减
开发周期的一种使用范围较小的设计语言 。
VHDL 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
征的语句外,VHDL 的语言形式、描述风格以及语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VHDL 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
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和内部,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
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
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 VHDL 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1.3.2 VHDL 语言的优势
5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首先,与其他的硬件描述语言相比,VHDL 语言具有更强的行为描述能力,从而决定
了他成为系统设计领域最佳的硬件描述语言。强大的行为描述能力是避开具体的器件结
构,从逻辑行为上描述和设计大规模电子系统的重要保证。其次,VHDL 语言有丰富的仿
真语句和库函数,使得在任何大系统的设计早期就能查验设计系统的功能可行性,随时
可对设计进行仿真模拟。还有,对于用 VHDL 语言完成的一个确定的设计,可以利用 EDA
工具进行逻辑综合和优化,并自动的把 VHDL 描述设计转变成门级网表。最后,VHDL 语
言对设计的描述具有相对独立性,设计者可以不懂硬件的结构,也不必管理最终设计实
现的目标器件是什么,而进行独立的设计。
6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报告
第二章 工作原理
2.1 数字基带传输原理
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基带信号
可以不经过载波调制而直接进行传输,这样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基带波形都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例如,含
有丰富直流分量和低频分量的单极性基带波形就不适宜在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中传
输,因为这有可能造成信号的严重畸变。又如,当消息码中包含长连“0”或“1”时,
非归零波形呈现出连续的固定电平,以致于无法提取定时信息。单极性归零码在传送长
连“0”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在选择传输码型时会考虑以下一些原则:
(1)不含直流,且低频分量尽量少;
(2)应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以便于从接收码流中提取定时信号;
(3)功率谱主瓣宽度窄,以节省传输频带;
(4)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
(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即码型应具有一定规律性,以便利用这一规律性进行宏
观监测;
(6)编译码简单,以降低通信延时和成本。
2.2 HDB3 码编码原理
(1)将消息代码变换成 AMI 码;
(2)检查 AMI 码中的连 0 情况,当无 4 个以上的连 0 传时,则保持 AMI 的形式不变;
(3)若出现 4 个或 4 个以上连 0 时,则将 1 后的第 4 个 0 变为与前一非 0 符号(+1
或-1)同极性的符号,用 V 表示(+1 记为+V,-1 记为-V),V 称为破坏码;
(4)检查相邻 V 符号间的非 0 符号的个数是否为偶数,若为偶数,则再将当前的 V
符号的前一非 0 符号后的第 1 个 0 变为+B 或-B 符号,且 B 的极性与前一非 0 符号的极
性相反,并使后面的非 0 符号从 V 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