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江西理工大学水质分析学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2×10=20 分)
1、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1)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2、用电光天平称物,天平的零点为-0.3mg,当砝码和环码加到 11.3500g 时,天平停点为
+4.5mg。此物重为∶(2)
A 11.3545g
B 11.3548g;
C 11.3542g;
D 11.0545g。
A 甲基橙(3.46);
B 百里酚兰(1.65));
C 甲基红(5.00);
D 酚酞((9.1)。
4、ppm 的表达式为∶(4)
A 0.005000mol/L;
B 0.01000mol/L;
C0.01500mol/;
D 0.02000mol/L。
6、用 0.2mol/LHCl 溶液滴定 Na2CO3 溶液到第一化学计量点,以下指示剂应选用∶(6)
A 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 中性红
7、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关于 EDTA 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7)
A 配合物的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增大;
B 酸效应系数愈小,同一配合物在该条件下愈稳定;
C 反应的 pH 值愈大,EDTA 酸效应系数愈大;
D EDTA 的酸效应系数愈大,滴定曲线的 pM 突跃愈宽。
8、沉淀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大小的主要因素(8)
A 过饱和度;
B 相对过饱和度;
C 物质的性质;
D 溶液的浓度。
10、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10)
A 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B 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C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D 在公式 A=Ebc 中,E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反应愈灵敏。
二、概念题(4×5=20 分)
1.物质的量浓度;
2.拉平效应;
3.EDTA 的酸效应;
4.参比电极;
5.色谱峰高。
三、简答题(8×5=40 分)
2、配位滴定时为什么要控制 pH 值,怎样控制 pH 值?
3、比较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有何异同?
4、什么是吸收光谱中特征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峰入
5、对比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测定过程中掩蔽和催化作用的异同。
,它们在水质分析中有何意义?
四、计算题(15×3+25×1=70 分)
1、取水样 150.0mL,首先加酚酞指示剂,用 0.100mol/L HCL 溶液滴定至指示剂终点,用去
11.00mL;接着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又消耗 11.00mL 问水样中有何
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