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中级统计师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1 分。)
1.用实验法获取数据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 )。
A.随机的
B.配对的
C.随意的
D.有意的
2.在抽样调查抽取样本单位时,每次抽取时抽出来的是一组,而不是一个个体单位。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3.根据研究需要,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调查
4.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 55-65;第二组 65-75;第三组 75-85;第四组 85 以上。则数据( )。
A.65 在第一组
B.75 在第三组
C.75 在第二组
D.85 在第三组
5.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方差
D.众数
6.某单位的职工工资分组数列中,如果每组的职工工资额不变,但是每组人数都增加了 10%,则该单位职工的平
均工资水平( )。
A.都增加 10%
B.都减少 10%
C.不变
D.不能确定
7.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本国的
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
8.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同质性
D.有效性
9.在样本数为 n 小样本情况下,如果正态总体方差σ未知,样本均值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 )。
A.n-1 的 t 分布
B.n-1 的 z 分布
C.n 的 t 分布
D.n 的 z 分布
10.在显著水平为α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
率是( )。
A.最大不超过α
B.等于α
C.最小不超过α
D.不确定
11.在相关分析中,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样本容量少等原因,常常要对其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其检验的假设为( )。
A.H0: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1: 两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B.H0: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1: 两变量之间存在正的显著相关关系
C.H0: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1: 两变量之间存在负的显著相关关系
D.H0: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H1: 两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12.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若相关系数为 r,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最好的是( )。
A.r=0.75
B.r=-0.97
C.R2=0.75
D.R2=0.90
13.时间数列分析的指数平滑法中,要确定合适的平滑系数α,这个平滑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α> 1
B.α< 1
C.0 <α< 1
D.-1 <α< 1
14.下面指数中属于拉氏物价指数的是( )。
15.需求法则是指,就一般商品来说( )。
A.商品的价格降低,对商品的需求就会提高
B.商品的价格降低,对商品的需求就会降低
C.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就越高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就越低
16.一般地,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娱乐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17.下列因素中,抑制房地产供给增加的因素是( )。
A.土地价格降低
B.银行贷款利率降低
C.建筑材料价格水平的降低
D.开发商预期的投资回报率降低
18.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均衡条件是( )。
A.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B.平均收益=边际成本
C.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19.下述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张一购买的食品
B.王二购买的小汽车
C.李三购买的计算机
D.赵四放的烟花
20.下列关于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储蓄=投资
B.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C.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D.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21.下列哪种措施会导致国民收入降低( )。
A.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B.降低边际储蓄倾向
C.降低税率
D.增加政府支出
22.下述关于货币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金漏损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大
B.法定存款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大
C.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大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23.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下列哪对变量之间的关系( )。
A.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
B.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
C.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D.通货膨胀率与汇率
24.下列哪种变化会增加一国的进口( )。
A.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提高
B.本国的实际汇率提高
C.本国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
D.本国利率提高
25.下面哪种情况可以称为飞奔的通货膨胀( )。
A.通货膨胀率持续数年在 10%以上
B.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每年 5%的水平
C.通货膨胀率保持在 2%~3%水平
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 50%以上
26.长期“产出-物价”菲利普斯线表现为( )。
A.斜率为正的曲线
B.斜率为负的曲线
C.垂线
D.水平线
27.假定劳动产出弹性为 0.7,资本产出弹性为 0.3,劳动投入增长 3%,资本投入增长 5%,经济增长率为 7%。如
生产要素效率提高 4%,则经济增长率为( )。
A.3%+4%=7%
B.0.7*3%+0.3*5%+4%=7.6%
C.(3%+5%)/2+4%=8%
D.5%+4%=9%
28.下列关于经济周期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不可能处于衰退阶段
B.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不可能处于复苏阶段
C.在繁荣或衰退阶段,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
D.在萧条或复苏阶段,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
29.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包括( )。
A.会计决策
B.会计分析
C.会计检查
D.会计监督
30.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中的( )。
A.相关性
B.重要性
C.可靠性
D.谨慎性
31.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将账户分为( )。
A.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
B.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C.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D.共同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
32.某公司增资,吸收 B 企业投入新设备一台,该设备价值 250 000 元,公司注册资本为 1 000 000 元,按照协
议,B 企业所占投资比例为 20%。该设备已办妥了产权交接手续。发生该项业务,记录所有者权益变化的会计分
录应该是( )。
A.借记资本公积 50 000 和借记实收 B 企业资本 250 000
B.贷记资本公积 50 000 和贷记实收 B 企业资本 250 000
C.贷记资本公积 50 000 和贷记实收 B 企业资本 200 000
D.借记资本公积 50 000 和贷记实收 B 企业资本 200 000
33.简单会计分录是( )。
A.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B.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C.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34.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不包括(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B.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
C.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逐笔登记工作底稿
D.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
35.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其账面原价为 12 000 元,累计已提折旧 4 000 元,经查明属于被
盗,已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该笔会计分录中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金额是( )。
A.12 000 元
B.4 000 元
C.2 000 元
D.8 000 元
36.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一般按照( )分项列示。
A.流动性大小
B.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C.偿还期限的长短
D.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37.企业长期资产的构建活动属于现金流量表上的( )。
A.经营活动
B.投资活动
C.筹资活动
D.不属于上述任何活动
38.债权人进行财务报表中债权保障程度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
A.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B.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C.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D.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
39.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是( )。
A.应收帐款周转率
B.流动比率
C.速动比率
D.资产负债率
40.甲企业 2012 年的利润总额为 180 000 元,利息费用为 20 000 元,计算该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为( )。
A.9
B.8
C.9.5
D.10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41.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全面性
E.灵活性
42.下面调查中有可能取得总体全面资料的调查方式有(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E.典型调查
43.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多少会影响( )。
A.样本代表性的大小
B.标准误差的大小
C.系统误差的大小
D.总体差异的大小
E.置信度的大小
44.已知时间数列的最末水平、总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则可计算出该数列的( )。
A.平均增长速度
B.最初水平
C.平均增长量
D.环比增长速度
E.逐期增长量
45.用 P 表示价格,Q 表示销售量,指数 K=ΣP1Q1/ΣP0Q1 的经济意义是综合反映( )。
A.报告期销售量的规模
B.报告期销售额的规模
C.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D.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程度
E.价格影响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46.过去一段时期内,某国市场上粮食价格持续下跌。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该国政府规定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这一价格管制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 )。
A.粮食市场产生需求过剩
B.粮食市场产生需求不足
C.粮食市场产生供给过剩
D.粮食市场产生供给不足
E.粮食市场实现均衡
47.完全竞争的特征包括( )。
A.市场上有大量的厂商
B.一个厂商控制了整个市场
C.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D.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
E.完全竞争市场上可能实现一般均衡
48.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 )。
A.明晰产权
B.强化企业的外部竞争
C.建立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D.设计经营者利润分享制度
E.实行国有化
49.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
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提高再贴现率
E.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50.下列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贸易收支顺差
B.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贸易收支逆差
C.如果预期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资本外逃
D.如果预期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热钱涌入
E.长期资本往来不易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51.我国企业会计年度一般为( )。
A.1 月 1 日至当年 12 月 31 日
B.7 月 1 日至下年 6 月 30 日
C.3 月 1 日至下年 4 月 30 日
D.12 月 1 日至下年 1 月 31 日
E.公历年度
52.以下项目属于资产类的账户是( )。
A.库存现金
B.应付职工薪酬
C.固定资产
D.本年利润
E.长期股权投资
53.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和运用的账户有( )。
A.库存商品
B.生产成本
C.应付账款
D.库存现金
E.累计折旧
54.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项
目是( )。
A.增值税专用发票
B.购货商业发票
C.收料单
D.银行结算凭证
E.折旧计算表
5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 )等部分。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E.分部报告
三、判断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
56.人口普查的总体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总体单位是户。
57.统计表是由各单位制定的,上报给统计部门的专门报表。
58.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9.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差异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数值之间的差异值大小无关。
6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就是指抽取出来的样本均值的分布。
61.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62.抽样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
63.回归分析中的估计标准误差反映了实际观测值与回归估计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64.如果打印机的价格上涨,则对墨盒的需求会增加。
65.汽车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66.“带病投保”是一种典型的逆向选择。
67.如果一国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大于其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其国民总收入。
68.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线为位于某一利率水平上平行于收入轴的一条水平线。
69.当一国的经济中出现产出正缺口时,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