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8 题,共 30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哂.笑(xī)
狩.猎(shǒu) 挑衅.(xìn) 奄奄..一息(yǎn yǎn)
B.拮据.(jù)
慰.藉(jí)
狡黠.(xiá) 混.为一谈(hùn)
C.绽.开(zhàn) 嫉.妒(jí)
炽.热(chì) 鳞次栉.比(zhì)
D.蜷.曲(juǎn) 迸.射(bìng)
刹.那(chà) 潜.移默化(qián)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
【解答】A.“哂笑”应读作“shěn xiào”,“狩猎”应读作“shòu liè”;
B.“拮据”应读作“jié jū”,“藉”是多音字,可读作“jiè,jí”,此处应读作“jiè”;
C.正确;
D.“蜷曲”应读作“quán qū”,“迸射”应读作“bèng shè”.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
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3 分)
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 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
下圈圈年轻。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为自己鼓动,
采摘成功的果实!
(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1 分)
【考点】常见易错字;标点符号.
【分析】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解答时除了要能把词语书写正确,还要用正楷书写
准确无误,做到横平竖直,一笔一划.
【解答】(1)“莲”是“莲花”的“莲”,所以写作“涟漪”,“崎岖”是指山路崎岖,所以应该写作
“崎”.
(2)“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
留下圈圈年轻.”是排比句,所以此处应是分号.
答案:
(1)“莲”改为“涟”“奇”改为“崎”
(2);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比较容易,只要平时阅读时多留意,对形近字的异同了如指掌即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 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考点】成语.
【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
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解答】A.使用正确,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B.使用有误,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该成语用来形容学生不恰当.
C.使用正确,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D.使用正确,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 制的。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
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
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成分残缺,应该在句末加上“的心态”;
B.语序不当,应该是“指出并纠正”;
C.否定不当,“防止”本就是否定词,在家“不再”句意错误,所以去掉“不再”;
D.正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 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
【考点】仿写语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词语运用,句式
结构,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被仿句是根据某一事物的特点写一个比喻句.
答案:碧绿的池塘向眸子一样闪亮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从句式上,修辞运用上思考作答.
6.应用文修改。(4 分)
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改正。
通知
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七年级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希望七年级每班选派五名代表按
时参加。
此致
敬礼
(1)格式方面的:①
(2)内容方面的:①
②
②
七年级语文组
【考点】公文类(通知、海报、调查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等).
【分析】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法和注意事项.判断所给出的应用文有什么错误,主要考
虑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知识,从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
没有交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此致敬礼”在通知中不需要;“七年级语文组”署名下面没有日期;
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
(1)格式方面:①通知不应使用“祝敬语”,应删去;②应在落款下面的相应位置写明时间.
(2)①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时间;②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地点.(指出错误或改正均得分)
【点评】通知的注意事项:标题第一行居中;称呼写在第二行顶格;正文写通知内容,包括时间、
地点、人员和有关准备事项;署名在正文的右下方,在署名的下方写日期.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
,
。
(6)《<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句是:
,
。
(7)我们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把你心中理
想的生态环境描绘出来:
,
。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
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随风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
(2)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鹦鹉洲)
(3)衡阳雁去无留意(重点字:衡、雁)
(4)黑云压城城欲摧(重点字:摧)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点字:烽)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逝)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重点字:郭)
【点评】名句背诵的方法:
①读写结合:放声读,才能读准字音;动手写,才能掌握字形;
②读思结合:“仰天长啸”不忘“低头沉思”,通过吟诵,体会诗文的情感、节奏、韵律;借助沉思,
走入诗境,加深理解;
③变换节奏:快读,要一气呵成,脱口而出;慢读,要涵咏诗韵,品味诗意;
④分类记忆:可按时间(朝代)、作者、主题等进行分类后再记忆;
⑤化整为零:注重平时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记忆,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
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逐步“缩小包围圈”,重点突破.
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采用分组进行、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在做默写题时要注意规范书写,
做完后及时检查一下,看有无错别字,改正笔误.
8.走近名著。(5 分)
走进《简·爱》,与人物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完成下列问题。
(1)《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____的爱。(2
分)
分)
(2)从整部作品看,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从中可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品质? (3
【考点】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
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简 •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
•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
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
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 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
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这本小说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简•爱》是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部带
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 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
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
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 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
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解答】(1)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
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罗 切斯特是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大约三十六七岁年纪(比简爱大了将近二十
岁),心地善良,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冷漠,有点顽固,起初在简爱眼 中,他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
常,有一种男子汉气概.他身体强健,不算很英俊,但面孔十分坚毅,有一头浓密的黑卷发和一双
又大又亮的黑眼睛.年轻时他被父兄 迫害,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那个女人荒淫无度,过着
放浪的生活,成天吼叫,罗切斯特非常厌恶她,但由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当时的一些要求不能抛弃她.罗
切斯特先生为了追求新的生活到欧洲各国旅游,但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反而频频遭到背
叛.后来决心认真生活,便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认识了家庭女教 师简•爱,爱上了她,并向她求
婚,但已婚的事实被揭发.简爱离开,他悲痛欲绝.由于疯子妻子的疯狂放火而失去一条胳膊和一
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最 后成为简•爱的丈夫.婚后两年眼睛复明.
(2)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
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简 •爱,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
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 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
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简•爱生存在一
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
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 幸
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
人格力量.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 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
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表现力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
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 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答案:(1)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2)挫折不磨难:①自幼父母双亡;②寄住在舅妈家,受尽舅妈与表哥的虐待;③被送往寄宿学校,
受到校长与教师的严厉惩罚;④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时,赢得东家的尊敬与爱恋.不料在举
行婚礼时横生枝节,婚事受阻后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性格品质:勇敢坚强,有反抗精神,有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
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二、口语交际(第 9-10 题,共 5 分)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侍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9.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 分)
10.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
劝说?(2 分)
【考点】情景对话.
【分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场白要先有称呼,然后内容上清楚、连贯的说说中
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义.劝说别人时要多鼓励别人的优点.
【解答】(1)回答时开场白要先有称呼,然后内容上清楚、连贯的说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义.
答案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
其中的瑰宝,诵读古诗词会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国学素养,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比赛当中吧!
(2)劝说别人时要先安慰别人,“请你不要难过”,再多鼓励别人的优点,“你的勇气和实力已经得
到大家的认可”.
答案示例:小红,请你不要难过,虽然这次比赛成绩不太理想,但你的勇气和实力已经得到大家的
认可,同时这也是对国学的一次学习.相信以后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1-28 题.共 35 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 11-15 题。(共 11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
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阅十余岁 阅:___ (2)竟不可得 竟:___
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 分)
山门圮于河
13.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 分)
1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
分)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
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
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
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 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
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
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
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 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
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
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 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
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
(显得) 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 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
断吗?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
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经过十多年.阅:经过,过了.
②最后也没找到.竟:终于,到底.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