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9 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 题 答题须知: 1.请首先在题本、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 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竖排用 2B.铅笔填涂 相对应的数字。 2.所有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请用 2B.铅笔)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一、判断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 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 0 分。)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 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 的特点。( )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 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 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这体现 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 6.教师的基本板书要能体现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表现教 学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 ) 7.国家课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难以顾及各学校的特殊性。( ) 8.小组讨论是一种教学策略。( )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 10.一般认为,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 运算阶段。( )
11.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为持久的变化,因此学习结果将会以行为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 ( ) 1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先知者而 存在的。( ) 13.知识的储备是个体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知识储备量越大,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14.根据艾森伯格的理论,当学生帮助他人的原因是“我帮助他是因为他需要帮助”的时候, 表明该生的亲社会行为已经达到移情取向水平。( ) 15.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角色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把掌握的应对方式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训练方式称作肯定性训练。( ) 16.学习准备状态受智力发展和技能掌握的影响较大,受生理发展状态的影响较小。( ) 17.在学车过程中,每次练完倒车入库后,琪琪都会在睡前将倒车入库过程在脑海里默默过 几遍,琪琪的这种做法属于心理练习。( ) 18.习惯了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就想不到杯子也可以用来插花,这属于思维定势。( ) 19.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其监护权由学校行使。( ) 20.某教师经常上课迟到,没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 学校可以对教师给予行政处分。( ) 21.在某小学六年级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教师让没有带教科书的一位学生回家取书,而这 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此事故属于学校直接责任事故。( ) 22.侵权损害事实的存在是实施法律救济活动的前提( ) 23.某班数学老师要求家委会使用班费给全班同学购买某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练习册,该行为 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24.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是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个题 1 分,共 45 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 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生态功能 D.文化功能 2.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 )。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选择功能 3.西周时期的教育特色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这体现了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是( )。 A.生产力 B.社会经济制度 C.文化 D.地域环境 4.张老师在教学综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张老师的教学 主要体现的教育理念为( )。 A.实质教育 B.生活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用教育 5.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这表明教师必须具备( )。 A.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 B.扎实的专业知识 C.高超的教学实践能力
D.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6.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角度看,当一个教师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 怎样才能行”,那么,该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 A.“非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7.强调学生的兴趣,注重研究,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这种观点属于( )。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8.在一个 5-10 人的教室里,由一人扮演“教师”,其他人扮演“学生”,轮流转换角色;“教 师”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模拟教学,专门训练一两种教学技能,并利用视听设备记录过程, 然后自评和互评获得反馈信息。这种训练方法是( )。 A.翻转课堂 B.小组合作学习 C.教育实习 D.微格教学 9.老师说:“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面这个问题,看有谁能回答……”这是 课堂提问中的( )。 A.引入阶段 B.拟题阶段 C.列题阶段
D.评价阶段 10.在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减法时,如“16-8=8”。教师要求学生准确给出得数。并要求学生 学会“用十减”“减十加?”等两种以上的计算形式,这属于教学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思维与智慧 D.情感态度价值观 11.最能体现教师权威意识的教室座位安排形式是( )。 A.圆桌式 B.马蹄式 C.秧田式 D.小组式 12.科学老师在桌上放一个酒精灯,问:“把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答: “会。”老师说:“如果把纸折成一个盒子会不会燃烧呢?”学生说:“当然会。”于是老师把 纸盒装满水,放到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燃烧起来。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为什么装满 水的纸盒就燃不起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沸腾与蒸发”。该老师的导入不包括( )。 A.悬念导入 B.激疑导入 C.情境导入 D.故事导入 13.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要求教师 在教学中应做到( )。 A.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善于提问,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D.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得知识 14.王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剪刀和胶带将平行四边形“变”成 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情境法 15.数学老师在教授“相遇问题”时,一开始呈现了“相对、相向、相背、同时”几个词,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行为表达出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才开始讲相遇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 ( )。 A.抛锚式教学 B.随机进入式教学 C.情景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16.思维导图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7.受张老师邀请,在当地戒毒所工作的夏明爸爸,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在 “家长一日教师”课上,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吸毒的危害及如何远离毒品,并教育同学们要热 爱生活。这里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情境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说服教育法 18.“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教育集体”,这种班级管理策略是( )。 A.行为矫正策略 B.心理辅导策略 C.团体动力策略 D.家校联合策略 19.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丽,非常羡慕姐姐每天都能戴着红领巾上学,渴望早日加入少先队。 对目前的小丽而言,少先队是( )。 A.正式群体、参照群体 B.正式群体、非参照群体 C.非正式群体、参照群体 D.非正式群体、非参照群体 20.下列不属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是( )。 A.两种工具观 B.发生认识论 C.最近发展区学说 D.智力发展内化说 21.亮亮第一次来到田野,非常兴奋。指着地里的麦苗叫韭菜。妈妈告诉他那是麦苗,并从 手机里搜出韭菜和麦苗的图,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两者的不同。从这以后,亮亮学会了区分麦 苗和韭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亮亮的认知图式发生了( )。 A.同化 B.迁移
C.顺应 D.成熟 22.物理课上,李老师拿出两个鹌鹑蛋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里。结果一个蛋沉了 下去,另一个蛋却浮了起来。同学们都十分好奇,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时,李老师在黑板上 写下了今天的课题——浮力。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这属于学生学习阶段中的( )。 A.动机阶段 B.领会阶段 C.习得阶段 D.概括阶段 23.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是在现有水平上对 各种现象的解释,在未来很有可能被再次推翻。以上对于知识的理解更符合下列哪一学派的 观点?(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24.正确完成广播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 )。 A.程序性记忆 B.陈述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25.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 B.学习兴趣具有选择性和分化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