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贵州安顺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贵州安顺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2019 年 10 月 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0 年来,在中国共 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建国创业,改革开放,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 ) A.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 到达了人类追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终点 C. 奏响全国人民同步富裕、同时富裕的最强音符 D. 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飞跃 2. 2019 年我国科技创新再创佳绩: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雪龙 2 号首航南极、开通了 世界最先进的“京张高铁”……取得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因为我国( ) A. 拥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B.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 完全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D. 只注重航天领域的发展 3. 仔细观察下图,这位公民行使的民主权利是( )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协商 C. 民主决策 D. 民主监督 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也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该法典的制定体现了我国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5. 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发展程度,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 城市文明的全景。2019 年,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 55 处, 位居世界第一。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 历尽沧桑、完好无损 B. 薪火相传、唯我独尊 C.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历久弥新、一成不变 6. 如今,人们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良好生态需求更为迫切。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低碳出行 B. 乱扔垃圾 C. 节约用水 D. 光盘行动 7. 澳门回归祖国 20 年来,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往来密切,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 1999 年的 1.5 万美元增至 2018 年的 8.3 万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澳门的繁荣稳定是因为坚持( ) A. “完全自治”的方针 C. “一国两制”的方针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 习近平在 2020 年的新年贺词中讲到:“2020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 A. 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B. 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 C.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 D.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 2019 年 11 月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实现“全球 首发、中国首展”。这项国际贸易史上的创举,正越来越多地联通全球、惠及世界。这体现当今世界的特点 是( ) A. 商品单一化 C. 管理模式化 B. 经济全球化 D. 销售固定化 10. 2020 年,中东局势依旧动荡不安,攸关世界和平稳定。联合国发挥有效作用,帮助中东地区制止冲突、 维护安全秩序:世界大国承担应尽的义务,帮助中东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 和平与发展 C. 对抗与对话 B. 合作与冲突 D. 和平与动乱 11. “一带一路”建设进行 5 年多来,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贸易总额达到 5 万亿美元;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这些举措表明中国( ) A.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B. 已完全操纵着全世界的发展方向 C. 坚持只帮助弱小贫困的落后国家 D. 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12. 走过 70 年的中俄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俄将继续巩固合作成果,进一步拓 展合作的宽度和深度。中俄关系开启的新篇章( ) A. 使中国成为了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 B. 为中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C. 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困难 D. 缩小中国国际合作领域的发展空间 1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 ) A. 坐等良好机会 C. 坚定理想信念 B. 追求个人名利 D. 抵制外来文化 14. 2020 年 3 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
设立劳动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课有利于学生( ) A. 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B. 提升问题意识、轻视书本知识 C. 参与劳动实践、放弃理论学习 D. 拓展课外知识、弱化课堂学习 15. 中国科学家杨辉的研究已站上世界基因编辑技术的浪潮之巅。面对哈佛大学拋出的橄榄枝,他选择了回 国:“我还是想回去,开发出属于中国的基因编辑技术。”杨辉的言行启示我们,畅想未来要( ) A. 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 B. 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出人生规划 C. 有美好憧憬不要脚踏实地行动 D. 把个人需求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二、请你参与 16. “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的复习课中,我们学习了“构建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理清框架线索→找 出逻辑联系→提炼关键词→将教材读薄。 (1)请同学们运用这个复习方法,提炼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词。(写出两个即可) (2)吸食、注射毒品是一种违法行为。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你的 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的方式。(举一例) 17.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我们的国家太弱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 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学术成长由此起步。当我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后,他又 挑起重任,为祖国“深潜”30 年。 以黄旭华为榜样,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请参与完成: 我的职业规划书 理想职业: 具体行动: 三、请你回答 18.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 90 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上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 决战之年,全省各部门要行动起来,确保上半年所有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达到 脱贫条件。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两例我国实施脱贫攻坚的措施。 19. 未来国际竞争的舞台逐渐转移到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2020 年,我国更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 领作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不断探索 5G 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融 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这将赋予传统行业新的生命,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质量。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四、请你评析 20. “人类面临着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仅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五、实践探究 21. 材料一:如图“抗击新冠肺炎,共筑生物安全防火墙” 材料二:2020 年伊始,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迅速向各地蔓延。党中央提出“坚 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一声令下,八方支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得以充分发挥。拥有 1000 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84 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 73 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奋力攻关。人民军队、医护人员、建筑工人及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驰援武汉,日夜 奋战在抗疫一线。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医院火速建设,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仅历时 10 天……团结和 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材料三:14 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抗击疫情,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是旁观者。无数个 普通家庭,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仔细观察上图,我国为什么要全面禁止这两种行为? (2)阅读材料二: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结合学科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材料信息 学科观点 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① 走中国道路 84 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73 岁的李兰娟院 士带领团队奋力攻关。 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 “防控阻击战”。 ② ③ (3)阅读材料三,结合自己及家人的抗疫经历,向同学分享两条抗疫经验。
安顺市 202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卷综合文科道德与法治试题 参考答案 6 B 7 C 8 D 9 B 10 A 题号 1 答案 A 题号 11 答案 D 2 B 12 B 3 D 13 C 4 A 14 A 5 C 15 D 16.(1)比如:法治重要性;厉行法治等。 (2)主题班会;主题板报等。 17.我的职业规划: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动脑。面对当前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以及当前的国际竞争现 状,我立志做一名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努力学习。 理想职业:学计算机软件开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 具体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多参加一些科普活动,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 战等。 18.(1)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增进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口援疆、对口援藏等。 19.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促进发展,要以 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20.错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 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1.(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 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滥食野生动物和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不尊重生命 的表现。我国依法打击这两类行为,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②弘扬中国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 (3)勤洗手、勤通风、讲究个人卫生;出门戴口罩;减少人员聚居;等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