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共 150 分,包括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地理试
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 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20 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而成的模型。读图
1 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
l.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的点、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是北极点,纬度是 90°S
B.B、D 两点所在圆圈是本初子午线
C.A-E-F-C 一线是半园形的经线
D.E 点所在纬线圈的长度大于 F 点所在纬线圈的长度
2.下列关于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演示地球内转时.应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B.把正在一转的地球仪 A 点朝向自己,可发现其转动方向
呈逆时针
C.若图 1 中 B 地绕地轴转一圈,则实际运行约 40000 千米的路程,需要大约 1 年的时间
D 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时,可发现太阳直射点最南只能到达 F 点所在虚线
3.图 l 中地球仪左边缘线 A—B—C 一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右边缘线 A
—D—C 一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且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或纬线度数差值相等(虚线除
外),A—E—F—C 一线位于地球仪左、右边缘线之间的正中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经线属于东经,都位于东半球
B.E 地的经纬度为(30°N,90°E)
C.E、F 之问的地方都位于热带
D.D 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4.第八届 China Speaks 国际英语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于 2017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 4 日
在上海东方绿洲举行。遂宁某小学的小星同学在参赛期间发现一个现象:上海下午 5:30
左右天就黑了,而遂宁下午 6:30 左右天才黑。上海的经纬度大致是(31°N,121°E),遂
宁的经纬度大致是(31°N,106°E)。请问:两地天黑时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A.上海比遂宁位置偏东,由于地球的自转,上海的时间比遂宁早
B.上海比遂宁位置偏西,由于地球的公转,遂宁的时间比上海早
C.上海比遂宁经济发达,生活、工作节奏快,上海比遂宁时间过得快
D.上海比遂宁纬度高,遂宁的时间比上海早
2015 年 6 月 1 日 21 时 32 分,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
客轮由南京开往重庆,航行至湖北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道时,遭遇突
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翻沉,造成 442 人死亡。客轮上人员来自省
区如下:江苏省最多,为 204 人,上海 97 人,浙江 11 人,天津 43 人,山东 23 人,福建
19 人,安徽 8 人。船员 47 人,导游 5 人。结合图 2 翻沉事件涉及省区轮廓图,完成 5-6 题。
5 下列关于“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涉及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④省区属于直辖市
B.①、②、⑤、⑥、⑦、⑨省区临海
C.①一⑨省区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D.翻沉地所在的省区是⑧,其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6.图 2 中下列省区轮廓图对应的简称、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①—渝—重庆
C.⑤—浙—南京
7.2017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0 分,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
之间,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季,遂宁市昼
B.③—皖—合肥
D. ⑦一苏一苏州
射场成功发射。这天,地球运行在图 3 中的
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A.丁—甲 春 昼﹥夜
B.甲—乙 夏 昼﹤夜
C.乙—丙 秋 昼﹤夜
D.丙—丁 冬 昼﹥夜
读图 4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8—10 题
C.陡崖
D.鞍部
B.山谷
8.图 4 中①处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山峰的海拔在 700-800 米之间
B.乙河的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
C.②③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00 米
D.A 坡比 B 坡陡
10.根据比例尺,可量、算出②③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A.200 米 B.300 米 C.2000 米 D.200000 米
第 1I 卷(非选择题,满分 10 分)
注意事项:
1.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 II 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读图分析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我国习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图 5,完成下列各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一带一路”联系了 A、B、C 三大洲,A 洲与 C 洲的分界线是 ▲ 。
(2)“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 D 是 ▲ 。
(3)“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西安所在的丁地理区域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 。
(4)与中国隔海相望的 E 国是 ▲ 。
(5)下列关于我国的描述,正确的序号是 ▲ 。(多选)
①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平方千米
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④甲区域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⑤乙区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⑥丙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分布
⑦丁区域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⑧甲、丁区域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12 读图 6、图 7 和图 8,完成下列各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根据图 6、图 7,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a.地形条件: ▲ 面积广大,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b.气候条件:地处 ▲ 带,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世界第四长河 A ▲ 和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2)图 8 中 B 区域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且邻近城市密集区,形成的农业带是 ▲ 。
(3)图 8 体现的是美国农业 ▲ 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题 号
答 案
1
C
2
C
3
B
4
A
5
C
6
B
7
A
8
D
9
D
10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 分)
二、读图分析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1)苏伊士运河
(2)印度洋
(3)旱地(或旱田)
(4)韩国
(5)③⑤⑥⑦(只要有错项就不得分;答对 2 个及以上正确项即可得分)
12.(1)a.平原
b.北温带(答温带不得分)
d.密西西比河
(2)乳畜带
(3)专业(或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