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计算机文化基础(专升本复习知识点.docx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资料共3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所说的符号不仅指文字、 字母和数字等,还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 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 数据进行加工后得到的结果,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 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中,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主导技术。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开始建设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 输干线,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是主导经济形式,信息技术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生产的技术基础, 信息文化导致了人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生活、工作和思维模式的改变,也 导致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比尔·盖茨说过:信息科技革命将恒久地改变我们的工 作、消费、学习和沟通方式。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将会给人类带来我 们无法预测的无数奇迹  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 文化的基本属性  (1)广泛性。这应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 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应用领域。 (2)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手段。 (3)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储存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 (4)深刻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刻,既不是给社会某一方 面而是给整个社会带来全面、深刻的根本性变革。  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 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 与印刷术的发明)。  简答: 1.什么是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有哪些? 3.常见的电子商务类型有哪些? 4.了解国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立法简况 (立法曾考过填空) 了解国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立法简况
1.2 计算机技术概论  1642 年,布莱斯·帕斯卡发明了机械计算机 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 1946 年 2 月 第一台真实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ENIAC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1943 年开 始研制 莫克莱和埃克特 年代 第一代 1946~1956 第二代 1956~1964 第三代 1964~1971 第四代 1971~现在 第五代 元件 电子管 名称 电 子 管 计 算 机 ( 真 空 管 计 算 机) 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 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 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集 成 电 路 计 算 机 中 小 规 模 集 成 电路 操 作 系 统 和 会 话式语言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路计算机 大 规 模 或 超 大 规模集成电路 面 向 对 象 的 高 级语言 网络时代 光子、量子等  新一代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原件是芯片  计算机的特点 (1) 计算速度快 (2) 计算精度高 (3) 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的存储性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 工作自动化 (6) 通用性强 计算机的应用有哪些方面(选择题:如给一个某一方面应用描述,选出是哪方面的应用)  计算机辅助系统 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 CBE 计算机辅助教育 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 CMI 计算机管理教学 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 巨型化、微型化、网格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各种进制转换(必须会,填空、选择)  数制及其转换  进位计数制  B(二进制)、O(八进制)、D(十进制)、H(十六进制)  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采用除 2 取余法,小数部分采用乘 2 取正法  逻辑运算规则(重点:与或非、异或,填空)  信息的编码(有计算题)  字节(Byte) 1B=8bit 字节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
单位。  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字长。  字(Word)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长度。不同的微处理器的字长 是不同的,常见的微处理器字长有 8 位、16 位、32 位、64 位等。  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 这种采用二进制表示形式的连同数符一起代码化了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统称为机器 数或机器码  与机器数对应的用正、负符号加绝对值来表示的实际数值称为真值  字符编码主要是 ASCII 码  7 位 ASCII 码称为标准 ASCII 码,8 位 ASCII 码称为拓展 ASCII 码。7 位 ASCII 码 用一个字节(8 位)表示一个字符,并规定最高位为 0,实际只用到 7 位。  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大 32  连续的两个字节(16 位)表示一个汉字  把交换码(国际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改为 1,称为机内码  机内码定义、常见的 ASCII 码值  汉字字形码分为点阵法和矢量码  汉字输入码 1.4 计算机系统  计算器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又称冯·诺依曼 原理 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运算器与控制器即 CPU)  运算器有哪些组成,主要进行什么运算  内存 内存是 CPU 可直接访问的储存器  只读储存器(ROM)  随机储存器(RAM)  高速缓存(Cache)介于内存和 CPU 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储存器称作高速缓冲存储器, 一般简称为缓存 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的总和  程序设计语言  机器语言 (低级)(存二进制)  汇编语言 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有两类,分别是解释型和编译型  编译型和解释型程序的区别  编译程序比较复杂,这使得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相反,解释程序比较简单, 可移植性也好,缺点是执行速度慢 1.5 微型计算机系统  主要性能指标以及运算速度与各性能指标的关系  主频 单位是赫兹(Hz)  字长  内核数  内存容量  运算速度 单位是 MIPS 和 BIPS  真彩 24 位色(224 色)和 32 位色(232 色)  打印机的类型
 常见的总线标准类型,用来传输什么信号 第二章 Windows 7 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概述  按照操作系统的功能特征,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 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计 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 单用户操作系统 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使用  +++多用户操作系统 同一时间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  多任务操作系统 用户在同一时间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 作一个任务)  单任务操作系统 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  DOS 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XP 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多任务操 作系统,Windows 7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 常用操作系统  UNIX 操作系统 UNIX 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广泛应用于网络服 务器  Linux 操作系统 Linux 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 2.2 Windows 7 基础  Alt+Tab 打开的多个程序或窗口间切换  Alt+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或窗口  (了解)  移动/指向/定位:移动鼠标,使其指向操作对象。  左击:简称单击,即点击鼠标左键一次。  右击:点击鼠标右键一-次。  双击:连续快速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 释放:松开鼠标按键。  拖动:按着鼠标左(或右)键不放,然后拖动鼠标。  窗口  双击标题栏完成窗口的最大化和还 原的切换  (Windows 7 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 统,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但是在 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窗口处于活动 状态。所谓活动窗口是指该窗口可以 接收用户的键盘和鼠标输入等操作,非活动窗口不会接收键盘和鼠标输入,但相应 的应用程序仍在运行,称为后台运行)  搜索栏 搜索时 通配符有两个,即问号(?)和星号(*),其中问号(?)可以和一个任 意字符匹配,而星号(*)可以和多个任意字符匹配  菜单栏 (考过填空)
 滚动条 当用户区域显示的文档的高度大于显窗口的高度时,将在右侧出现垂直滚 动条;当用户区域显示的文档的宽度大于显窗口的宽度时,将在下侧出现水平滚动 条  对话框 和窗口相比,对话框只能在屏幕上移动,不能改变大小,也不能缩成任务栏图 标  粘贴板 临时存储区域  Print Screen 复制整个屏幕  Alt + Print Screen 复制活动窗口  剪贴板是在内存里开设的储存空间,回收站是硬盘中的一块区域,是系统文件夹。  快捷方式 拓展名为.lnk  排列图标 选择“排序方式”,打开其下级菜单,可选择按名称(即项目的主名)、按 大小(即长度)、按项目类型(即拓展名)和按修改日期四种排列方式来排列桌面上的 图标  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自己看一下)  任务栏 可以放在什么位置?上下左右均可,不可以放在中间  “开始”菜单 操作系统的中央控制区域  关机区域:完成关闭、注销、重启计算机等操作(考过选择)  任务栏与“开始”菜单的个性化设置  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处,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 任务栏的位置和高度也是可以改变的  设置快捷方式(选择)  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选定要创建的项目,单击菜单“文件”→“创建快捷方 式”,移动到桌面  “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 用鼠标右键将项目拖到桌面上,单击“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 2.3 Windows 7 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 文件和文件夹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文件名不能使用的特殊符号有哪 些?  资源管理器  资源管理器 Windows 7 操作中最常用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工具 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选择)  右击“开始”按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 单击“开始”按钮→“计算机” 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单击“附件”→“Windows 资源管理 器”  单击 Windows 7 任务栏中的“Windows 资源管理器”按钮  左窗口为一个树形控件视图窗口  文件或文件夹选定  选定连续的多个 Shift  选定多个不连续 Ctrl  全选 Ctrl+A  剪切 Ctrl+X 粘贴 Ctrl+V  注意:如果源文件或文件夹与目的文件或文件夹不在同一个盘上,则按下 Shift 键不放, 然后用鼠标将选定的文件成文件夹从右窗口拖动到左窗口中的目的文件夹上,释放鼠标
左键和 Shif 键,可以完成移动操作:如果源文件或文件夹与目的文件或文件夹在同一个 盘上,则直接拖动即可。  删除 直接删除而不是移动到回收站,按下 Shift 键不放,然后再单击“删除”  重命名 一次只能为一个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 显示拓展名  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文件夹选项”,打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切换到“查 , 看”选项卡,取消对“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的选择,即去掉其前面的“√" 单击“确定”按钮  Windows 7 系统的一个重要新增功能是置入了压缩文件程序  共享 右击文件夹,选择“属性”,切换至“共享”选项卡 2.4 Windows 7 控制面板  从“开始”菜单中选择“控制面板”  添加与删除输入法  打开“区域与语言”对话框,切换至“键盘与语言”选项卡,单击“更改键盘”按 钮,打开“文本服务和输入语言”对话框  Ctrl+Shift 在各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Shift 中英文切换)  默认打印机的图标左下角有一个“√”标志(考过选择)  Windows 系统默认的声音格式为 WAV 格式  删除程序  打开或关闭 Windows 功能  网络和 Internet 设主页、删除临时文件、设置安全级别  “网络”是局域网用户访问和管理网络资源的一种途径  Windows 7 有三种类型的用户账户,分别是标准账户、管理员账户和来宾账户  管理工具:新增账户 2.5 Windows 7 的实用工具  画图 可以存为位图文件(.bmp 文件)  计算器 科学计算器 进制转换 第三章 字处理软件 Word 2010 3.1 Office 2010 概述 3.2 使用 Office 2010 应用程序  Alt+F4 关闭程序  标题栏 控制菜单图标、快速访问工具栏
 定制 Office 2010 快速访问工具栏  单击“文件”选项卡,单击左侧窗格中的“选项”命令 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快速访问工具栏”,选择需要添加的按钮,单击“添加”  点击“确定”按钮  Office 2010 功能区最小化及还原  功能区最小化  单击功能区右侧的“功能区最小化”按钮  双击除“文件”选项卡外的任意选项卡  按 Ctrl+F1 组合键  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功能区的任意位置或快速访问工具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单击“功能区最小化”命令  功能区还原  单击功能区右侧的“展开功能区”按钮  双击除“文件”选项卡外的任意选项卡  按 Ctrl+F1 组合键  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功能区的任意位置或快速访问工具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取消“功能区最小化”命令的勾选状态  文档的保存 快捷键保存 Ctrl+S 或 Shift+F12  默认情况下,Office2010 应用程序会每隔 10 分钟自动保存一次文档。如果希望缩 短间隔时间,可在 Office 2010 应用程序“选项”对话框中进行更改,具体操作方 法(以 Word 为例)为:在“Word 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保存”选项 卡,在右侧的“保存文档”栏中,“保存自动恢复信息时间间隔”复选框默认为勾 选状态,此时只需在右侧的微调框中设置自动保存的时间间隔,例如设置为“5”,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 文档的打开 快捷键打开 Ctrl+O 或 Ctrl+F12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左侧窗格中点击 “打开”命令 3.3 Word 2010 概述  Word 2010 的窗口界面(了解,选择,边操作边记录,将每个选项卡及组中内容整理好, 汇总在一起。)  “开始”选项卡  “插入”选项卡  “页面布局”选项卡  “引用”选项卡  “邮件”选项卡  “审阅”选项卡  “视图”选项卡  “加载项”选项卡 3.4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  Word 2010 提供了多种视图模式供用户选择,包括页面视图(默认)、阅读版式视图、 Web 版式视图、大纲视图和草稿等五种(选择填空)  输入文本内容 在“插入”与“改写”两种状态间切换可在状态栏中单击“插入”按钮 或“改写”按钮,或者按 Insert 键  在文档中插入符号 “插入”选项卡,单击“符号”  选择文本
 选择分散文本 拖动鼠标选中第一个文本区域,按住 Ctrl 键不放,然后拖动鼠标选 择其他不相邻的文本,选择完成后释放 Ctrl 即可  选择一句话 按住 Ctrl 键不放,同时鼠标单击需要选总得句子的任意位置  选择垂直文本 按住 Alt 键不放,然后鼠标左键拖出一块矩形区域  选择一个段落 双击鼠标邮件即可选择该段落  选择整篇文档 连续单击鼠标左键三次  Ctrl+X 剪切 Ctrl+V 粘贴 Ctrl+C 复制  拼写和语法检查 “审阅”选项卡,在“校对”组中单击“拼写和语法”  自动更正 选择“文件”选项卡的“选项”命令,单击左侧列表框“校对”,单击右侧 “自动更正选项”按钮 3.5 文档格式化与排版  设置字符间距 “字体”对话框“高级”选项卡  格式刷  把一种格式复制到多个文本对象 双击格式刷按钮,使鼠标指针一直呈刷子形状。 不再需要使用格式刷时,可再次单击“格式刷”按钮或按 Esc 键,退出格式复制状 态  对齐方式  对齐方式有左对齐、居中、右对齐和两端对齐  默认情况下,段落的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  段落缩进  段落的缩进方式有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 4 中  设置段落缩进的具体操作一般通过“段落”对话框进行  多级列表  调整级别 单击“段落”组中的“增加缩进量”按钮或按 Tab 键,可降低一个列表 级别;单击“段落”组中的“减少缩进量”按钮或按 Shift+Tab 键,可提升一个列 表级别  分页  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开始新的一页  在“开始”选项卡的“段落”组中单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 ,可显示出 隐藏的人工分页符标记  分节  分节符的类型 “下一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页开始 “连续”: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同一页开始 “奇数页”或:“偶数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个奇数页或偶数页开始  插入分节符 “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组中点击“分隔符”右边的下 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相应的分节符  页眉是每个页面页边距的顶部区域,通常显示书名、章节等信息。页脚是每个页面页边 距的底部区域,通常显示文档的页码等信息。对页眉和页脚进行编辑,可起到美化文档 的作用  在“边框”选项卡中,分别设置边框的样式、线型、颜色、宽度、应用范围等,其中应 用范围可以是选定的文字或段落  样式就是 word 系统自带的或用户自定义的一系列排版格式的总和,包括字符格式,段 落格式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