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上半年网络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 内存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有许多优点,但 (1) 不是其优点。
(1)A.分段是信息逻辑单位,用户不可见
B.各段程序的修改互不影响
C.地址变换速度快、内存碎片少
D.便于多道程序共享主存的某些段
试题解析:
虚拟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页式和段式。页式虚拟存储器把空间划分为大小相同的块,
称为页面。而段式虚拟存储器则把空间划分为可变长的块,称为段。页面是对空间的机械划
分,而段则往往是按程序的逻辑意义进行划分。
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是页表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地址变换快,调入操作简单;缺点
是各页不是程序的独立模块,不便于实现程序和数据的保护。
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是消除了内存零头,易于实现存储保护,便于程序动态装配;缺点
是调入操作复杂,地址变换速度慢于页式存储管理。
答案:C
● 现有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取数、运算、传送结果四步操作。若完成上述操
作的时间依次为 9ns、10ns、6ns、8ns。则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设计为 (2) ns。
(2)
A.6
D.10
试题解析:
B.8
C.9
取最大的那个微指令时间作为流水线操作周期。
答案:D
●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 90000H 到 CFFFFH,若用存储容量为 16K×8bit 器芯片构成该
内存,至少需要的存储 (3) 片。
(3)
A.2
D.16
试题解析:
B.4
C.8
(CFFFFH-90000H+1) / 16k = 40000H / 4000H = 10H = 16。
答案:D
●
(4) 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软件功能的分解和抽象。
(4)A.结构化开发方法
B.Jackson 系统开发方法
C.Booch 方法
试题解析: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Jackson 开发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开发方法。
Booch 和 UML 方法是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答案:A
D.UML(统一建模语言)
● 采用 UML 进行软件设计时,可用 (5) 关系表示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的特殊/一般关
系,用聚集关系表示事物之间存在的整体一部分关系。
(5)A.依赖
B.聚集
C.泛
化
试题解析:
D.实现
依赖:表示一个元素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另一种元素。
泛化:表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即“一般”元素是“特殊”关系的泛化。
聚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实现:一种模型元素(如类)与另外一种模型元素(如接口)连接起来,其中接口只是
行为的说明而不是结构或者实现。
答案:C
● 某项目制定的开发计划中定义了 3 个任务,其中任务 A 首先开始,且需要 3 周完成,任
务周完 B 必须在任务 A 启动 1 周后开始,且需要 2 周完成,任务 C 必须在任务 A 后才能开始,
且需要完成 2 周完成。该项目的进度安排可用下面的甘特图 (6) 来描述。
试题解析:
这个简单得都不用说了,小学生看图说话都能选对。
答案:D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7) 。
(7)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可支持过程化的程序设计
B.给定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与实现该算法所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C.与汇编语言相比,采用脚本语言编程可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
D.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支持对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进行直接访问
试题解析:
脚本语言是解释执行的,其效率远低于编译运行的语言,更不用说汇编语言了。
答案:C
● 在下图所示的树型文件系统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径中的分隔
符,“/”在路径之首时表示根目录。图中, (8) 。假设当前目录是 A2,若进程 A
以如下两种方式打开文件 f2:
方式①
方式②
fd1=open(″ (9) /f2″, o_RDONLY);
fd1=open(″/A2/C3/f2″, o_RDONLY);
那么,采用方式①的工作效率比方式②的工作效率高。
(8)A.根目录中文件 f1 与子目录 C1、C2 和 C3 中文件 f1 相同
B.子目录 C1 中文件 f2 与子目录 C3 中文件 f2 是相同的
C.子目录 C1 中文件 f2 与子目录 C3 中文件 f2 是不同的
D.子目录 C1 中文件 f2 与子目录 C3 中文件 f2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9)
A./A2/C3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8)D,(9)C
B.A2/C3
C.C3
D.f2
●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10) 属于著作人身权。
(10)A.发行权
C.署名权
权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C
B.复制权
D.信息网络传播
● E1 载波把 32 个信道按 (11) 方式复用在一条 2.048Mb/s 的高速信道上,每条话
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12) 。
(11)A.时分多路
C.波分多路
(12)A.56kb/s
C.128kb/s
试题解析:
B.空分多路
D.频分多路
B.64kb/s
D.512kb/s
E 载波和 T 载波都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DM)的典型通信机制。
现代电信技术中,每条话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64kb/s。
答案:(11)A,(12)B
● 下图的两种编码方案分别是 (13) 。
(13)A.①差分曼彻斯特编码,②双相码
B.①NRZ 编码,②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C.①NRZ-I 编码,②曼彻斯特编码
D.①极性码,②双极性码
试题解析:
在 NRZ-I 编码方式中,信号电平的一次反转代表比特 1,没有电平变化代表比特 0。例
如:
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个比特间隙中间的电平跳变来同时代表比特位和同步信息。负电平到
正电平的跳变代表比特 1,而正电平到负电平的跳变则代表比特 0。(反过来表示也可以,
只要通讯双方采用相同的表示法即可)。例如:
答案:C
● 假设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5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 (14) ,才能使得到的样本
信号不失真,如果每个样本量化为 256 个等级,则传输的数据速率是 (15) 。
(14)
A.5MHz
(15)
A.10Mb/s
试题解析:
B.10MHz
C.15MHz
D.20MHz
B.50Mb/s
C.80Mb/s
D.100Mb/s
尼奎斯特证明:当采样频率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分量频率的两倍时,所得的离散信
号可以无失真地还原被采样的模拟信号。当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5MHz,采样频率必须大
于 10MHz。
256 个等级需要用 8 位来存储( 28=256),10M×8=80Mb/s。
答案:(14)B,(15)C
● 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 1 位起始位、7 位数据位、1 位奇偶位和 2 位终止位,若每
秒钟传送 100 个字符,采用 4 相位调制,则码元速率为 (16) ,有效数据速率
为 (17) 。
(16)A.50 波特
B.500 波特
C.550 波
特
D.1100 波特
(17)
A.500b/s
试题解析:
B.700b/s
C.770b/s
D.1100b/s
4 相位调制每次信号变换可以传输 log24=2 个比特,因此码元速率为(1+7+1+2)×100
÷2=550 波特。
有效数据数率当然是 7×100=700b/s 了。
答案:(16)C,(17)B
● 设信道带宽为 3400Hz,调制为 4 种不同的码元,根据 Nyquist 定理 ,理想信道的数据
速率为 (18) 。
(18)
A.3.4Kb/s
试题解析:
B.6.8Kb/s
C.13.6Kb/s
D.34Kb/s
4 种不同的码元可以分别用于表示 00、01、10 和 11,也就是说每次信号变换就传输 2
个比特。因此数据速率为 2×3400×2=13.6Kb/s。
答案:C
● 采用 CRC 校验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19) 位。
(19)
A.2
D.32
试题解析:
B.4
C.16
多项式最高次为 16,意味着校验码是 16 位。
答案:C
● IPv6 地址以 16 进制数表示,每 4 个 16 进制数为一组,组之间用冒号分隔,下面的 IPv6
地址 ADBF:0000:FEEA:0000:0000:00EA:00AC:DEED 的简化写法是 (20) 。
(20)A.ADBF:0:FEEA:00:EA:AC:DEED
B.ADBF:0:FEEA::EA:AC:DEED
C.ADBF:0:FEEA:EA:AC:DEED
D.ADBF::FEEA::EA:AC:DEED
试题解析:
双冒号(::)用于化简最长的 0000,但只能用一次。
答案:B
●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通过建立 (21) 连接来传送网页。
(21)
A.UDP
D.RIP
试题解析:
B.TCP
C.IP
这个要是错了,还是不要考网工好了。
答案:B
● 在 TCP 协议中,采用 (22) 来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
(22)A.端口号
B.IP 地址
C.协议类
型
D.MAC 地址
试题解析:
这个要是错了,还是不要考网工好了。
答案:A
● TCP 是互联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 (23) 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这种建立连接
的方法可以防止 (24) 。
(23)
A.1
D.4
(24)A.出现半连接
C.产生错误的连接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23)C,(24)C
B.2
C.3
B.无法连接
D.连接失效
● ARP 协议的作用是由 IP 地址求 MAC 地址,ARP 请求是广播发送,ARP 响应是 (25) 发
送。
播
(25)A.单播
B.组播
C.广
D.点播
试题解析:
由于不知道目标设备的 MAC 地址在哪里,因此 ARP 请求必须使用广播方式。
但是 ARP 请求包中包含有发送方的 MAC 地址,因此应答的时候就应该使用单播方式了。
答案:A
● 下面有关 BGP4 协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26) 。
(26)A.BGP4 是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
B.BGP4 不支持 CIDR 技术
C.BGP4 把最佳通路加入路由表并通告邻居路由器
D.BGP4 封装在 TCP 段中传送
试题解析:
Internet 由很多自治系统(AS)组成,在 AS 之间进行路由就要用到 BGP。
BGP 的产生和完善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最初的 BGP 是在 1989 年,被称为 BGPv1,这是一
个不支持 VLSM 和路由汇聚的协议。经过四年发展到现在 BGPv4 版本,目前的 BGP 已经支持
VLSM 和 CIDR,并且支持路由汇聚,是一个很完善的网关协议。
BGP 路由器使用 TCP 端口 179 相互建立对等会话,进行邻居协商成为对等实体,然后利
用对等信息创建所涉及的所有自治系统的无环路地图,也可以称为 BGP 树。一旦创建了 BGP
树,它们就开始交换路由信息,对等实体会首先交换它们的整张路由表,网络产生变化后交
换路由表中新增的反映网络变化的更新路由。并且随时交换 KEEPALIVE 消息确定对方是否还
是活动的。
答案:B
● ICMP 协议在网络中起到了差错控制和交通控制的作用。如果在 IP 数据报的传送过程中,
如果出现拥塞,则路由器发出 (27) 报文。
(27)A.路由重定向
B.目标不可到达
C.源抑
制
D.超时
试题解析:
拥塞是无连接传输机制面临的严重问题。由于路由器或者主机无法为数据报分配足够的
缓冲区,可能出现大量数据报涌入同一个路由器或者主机的情况。导致路由器或者主机被“淹
没”,这就是拥塞(Congestion)。
拥塞控制有很多办法,在 TCP/IP 协议体系中,ICMP 协议采用的是“源抑制”方法,即
当路由器或者主机因拥塞而丢掉数据报时,它就向数据报的源主机发送源抑制报文,抑制源
主机发送数据报的速率。
答案:C
● 某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Server1 通过安装 (28) 组件
创建 Web 站点。PC1 的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www.abc.com 后无法获取响应页面,管理
人员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可以使用 (29) 判断故障发生在网络 A 内还是网络 A 外。
如果使用 ping 61.102.58.77 命令对服务器 Server1 的问题是进行测试,响应正常,则可能
出现 (30) 。
(28)
A.IIS
B.IE
C.WWW
D.DNS
(29)A.ping 61.102.58.77
C.netstat 61.102.58.77
(30)A.网关故障
C.域名解析故障
试题解析:
B.tracert 61.102.58.77
D.arp 61.102.58.77
B.线路故障
D.服务器网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