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资料截图】



【资料预览】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 本站原创教程 - “飞比”Zigbee论坛 (物联网,... Page 1 of 3 首页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淘宝小店 ltway | 提醒 短消息 | 个人中心 退出 “飞比”Zigbee论坛 » 本站原创教程 »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回 复 发 帖 返回列表 outman 发表于 2010-4-7 13:3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字体大小: 倒序看帖 跳转到 » 1 #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初学者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先看别人的例程,但是在看例程的时候往往容易被项目中那么多的文件迷住了双眼,到底哪 些文件是最重要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建一个简单的项目,这样在看别人的项目时至少对一个项目到底包含 管理员 了哪些文件做到心里有底。 在初学IAR的时候,如果英文还可以的话,程序自带的USER GUIDE就是一个不错的教程。下面的例子就来源于其中的 “Tutorials”。首先我们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名字为"test",然后把\Program Files\IAR Systems\Embedded Workbench 4.0 Evaluation version\8051\tutor里的tutor.c, utilities.c, utilities.h三个文件复制到test文件夹,新建 IAR项目,把其中的.c文件添加进项目里面(由于本文只针对性说明workspace的文件组织,并不是IAR的教程,有些细节 就省略了)。我们似乎更习惯于项目里只有这三个文件,但实际上不是的,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文件,他们是何方神圣?先 上图,然后一一道来。。。 项目由两个.c文件和一个output文件夹组成,其中output文件夹中包括了程序的最终编译结果test.d51,点开这个文 件,发现下面又有5个文件,tutor.r51, utilities.r51分别为两个.c文件编译出的相对目标文件,两个.xcl均为linker用的参 数,另外一个.r51文件我也没花时间去研究,估计可能是"startup"一类,IAR为TI的MCU提供的底层驱动。 每个.c文件下面都包括一个output文件夹与.h文件簇,output文件夹中有两个文件,一个是.r51一个是.pbi,其中.pbi 文件是compiler的参数,r51文件与上述相同。下面重点说明下.h文件的构成,因为在编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h与.c文件。 我们只手工拷贝了utilities.h一个文件,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我们不认识的呢?IAR的workspace有一个智能功能, 那就是自己搜索.c文件中需要用到的.h文件并显示出来。以utilities.c下面的.h为例:打开utilities.c,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中 包含 #include
#include "utilities.h"
所以workspace中有这两个文件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做个小实验,删除#include "utilities.h"这一行,保存,看看发生什
么了?"utilities.h"是不是不见了?再把这行加上去呢?~~~~好了,我们知道这两个.h的来源了,那stdarg.h和
sysmac.h是哪来的呢?不急,打开stdio.h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呢?对了,在这里--#include "stdarg.h",再打开这个文
件,是不是sysmac.h的老家也被我们找到了呢?至此,所有的.h文件原形毕露啦~~~(说明:在项目被编译过之后,编译
前已经添加的.h文件就不会再被删除了,我也没明白why...)
现在回头看看整个项目的文件是不是爽了很多呢
本主题由 outman 于 2010-4-26 14:01 移动
收藏 分享
http://www.feibit.com/bbs/viewthread.php?tid=11&extra=page=2 2010-12-10
【资料截图】



【资料预览】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 本站原创教程 - “飞比”Zigbee论坛 (物联网,... Page 1 of 3 首页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淘宝小店 ltway | 提醒 短消息 | 个人中心 退出 “飞比”Zigbee论坛 » 本站原创教程 »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回 复 发 帖 返回列表 outman 发表于 2010-4-7 13:3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字体大小: 倒序看帖 跳转到 » 1 # [原创]IAR的workspace文件组织 初学者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先看别人的例程,但是在看例程的时候往往容易被项目中那么多的文件迷住了双眼,到底哪 些文件是最重要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建一个简单的项目,这样在看别人的项目时至少对一个项目到底包含 管理员 了哪些文件做到心里有底。 在初学IAR的时候,如果英文还可以的话,程序自带的USER GUIDE就是一个不错的教程。下面的例子就来源于其中的 “Tutorials”。首先我们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名字为"test",然后把\Program Files\IAR Systems\Embedded Workbench 4.0 Evaluation version\8051\tutor里的tutor.c, utilities.c, utilities.h三个文件复制到test文件夹,新建 IAR项目,把其中的.c文件添加进项目里面(由于本文只针对性说明workspace的文件组织,并不是IAR的教程,有些细节 就省略了)。我们似乎更习惯于项目里只有这三个文件,但实际上不是的,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文件,他们是何方神圣?先 上图,然后一一道来。。。 项目由两个.c文件和一个output文件夹组成,其中output文件夹中包括了程序的最终编译结果test.d51,点开这个文 件,发现下面又有5个文件,tutor.r51, utilities.r51分别为两个.c文件编译出的相对目标文件,两个.xcl均为linker用的参 数,另外一个.r51文件我也没花时间去研究,估计可能是"startup"一类,IAR为TI的MCU提供的底层驱动。 每个.c文件下面都包括一个output文件夹与.h文件簇,output文件夹中有两个文件,一个是.r51一个是.pbi,其中.pbi 文件是compiler的参数,r51文件与上述相同。下面重点说明下.h文件的构成,因为在编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h与.c文件。 我们只手工拷贝了utilities.h一个文件,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我们不认识的呢?IAR的workspace有一个智能功能, 那就是自己搜索.c文件中需要用到的.h文件并显示出来。以utilities.c下面的.h为例:打开utilities.c,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中 包含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