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9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量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 注()的环境可行性。 A.工艺路线 B.资源利用 C.工艺参数 D.总平面布置 【参考答案】A 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给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参考答案】D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实验法 法 【参考答案】C B.类比分析法 C.数值模拟法 D.物料平衡计算 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入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 汇总的是() A.有组织排放量 放量 【参考答案】C B.无组织排放量 C.事故工况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排 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为主,兼顾均布性 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参考答案】B 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的影响评价 C.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参考答案】C 7.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全长 10km,设有 1 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 样 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为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参考答案】B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 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 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 D. 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再确定评价等级 【参考答案】B 9.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 D10%为 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 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A.2.5km B.3km C.5km D.6km 【参考答案】D 10.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 5 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 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 3 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C.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 5 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D.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 3 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参考答案】B 1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 B. 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C. 仅将项目排放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D. 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 因子 【参考答案】D 12. 某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拟建地常年冬季主要风向分别为 E、NW,项目在 1 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 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至少在约 E、S、W、N 等方向布点,并在偏 W 方向加密布点 B. 至少在约 E、S、W、N 等方向布点,并在偏 E 方向加密布点 C. 至少在约 NW、NE、SE、SW 等方向布点,并在偏 SE 方向加密布点 D. 至少在约 NW、NE、SE、SW 等方向布点,并在偏 NW 方向加密布点 【参考答案】C 13.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 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 55km 和 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 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5 年连续 1 年的观测资料 C. 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资料 D. 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参考答案】C 14. 某项目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向 5km 处在一规模较大的城市,据估计模式计算的最远 D10%为 3.5km。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选择合理的是() A.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 10km×7km 范围 B.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 7km×7km 范围
C.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 5km×7km 范围 D.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 3.5km×3.5km 范围 【参考答案】A 15.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 4000m 3 /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钠水体 为 III 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相关分析 【参考答案】C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 16. 某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 14000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 环境》,一般情况下,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 A.≤3.5km 2 【参考答案】B B.3.5-15km 2 C.15-40km 2 D.40-100km 2 1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 三级的项目,河流水质现状调查时期至少应包括() A.枯水期 期 【参考答案】A B.平水期 C.丰水期 D.丰水期和枯水 1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现有水污染源调查原 则的是() A. 改、扩建项目可以简略调查改、扩建前的水污染源 B. 点源调查以现场调查和测试为主,以搜集现有资料为辅 C. 评价等级较高且现有水污染与建设项目较近时,应详细调查该污染源 D. 现有水污染源位于建设项目受枯河流混合过程段以内时,可以简略调查该污染源 【参考答案】C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水持参数中,不属于常规 水质参数的是() A.溶解氧 B.镉 C.挥发酚 D.总磷 【参考答案】B 20. 某建设项目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污水排放的受钠水体为一矩形小河(河宽 15m、水深 6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设置 4 个水质取样断面,则 该项目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应为() A.4 个 B.8 个 C.12 个 D.16 个 【参考答案】A 2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在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河流完全混合 模式适用于() A.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 B.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C.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 物 【参考答案】A D.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非持久性污染 2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布设原则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点必须在预测范围内布设 B.预测范围不能超过现状 调查的范围 C.地面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D.预测点的数 量和位置仅依据评价等级确定 【参考答案】C 2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属于()建设项 目。 A.I 类 【参考答案】C B.II 类 C.III 类 D.IV 类 2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属于较敏感的是 () A、温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B、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区 C、岩溶塌陷易发区 保护区 【参考答案】B D、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源地准 25.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 项目评价区域 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5000 B、1:10000 C、1:50000 D、1:100000 【参考答案】C 26. 某 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 境》,下列调查内容中,不属于该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是() A、地下水水位 C、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参考答案】D B、地下水水质 D、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27. 某 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 160km2,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个。 A、5 个 B、7 个 C、8 个 D、11 个 【参考答案】C 2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 的是() A、pH 【参考答案】A B、色(度) C、浑浊度 D、总硬度 2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 测重点的是()。 A、重要湿地 C、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径流补给区 区域 【参考答案】C B、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 30.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地 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A、数值法 B、解析法 C、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参考答案】A 31. 某建设项目位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在 5dB(A)以上, 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 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行相关分析 【参考答案】B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 32. 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依据该高速公路设计车流量计算得到距高速公 路中心线 300m 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 50dB(A),400m 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 50dB(A),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高速公路中心线两侧 ()范围内。 A、100m 【参考答案】C B、200m C、300m D、400m 3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 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 【参考答案】A 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 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 3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 确的是()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D 35. 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 D,A 声功率级为 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 境》,若按公式 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 r 处的 A 声级 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D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参考答案】B 36. 某面声源宽 a,长 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 r。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 r 加倍,衰减 3dB C、r
C、甲风机 Ld 小于乙风机 Ld D、甲、乙风机 Ld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38. 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拟两侧各拓宽一个车道,扩建前双向四车道在有正常车流和无车流 通过情况下敏 感目标处噪声分别为 65dB(A)和 58dB(A),扩建后六车道达到设计车流 量时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 68dB(A),则扩建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 A、等于 68dB(A) B、在 68dB(A)和 69dB(A)之间 C、在 69dB(A)和 70dB(A)之间 D、在 70dB(A)和 72dB(A)之间 【参考答案】B 39. 某矿山开采项目总占地面积 23km2,不涉及生态敏感区,项目开发可能导致矿区土地 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 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B、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C、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D、生态影响评价可仅作生态影响分析 【参考答案】A 4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说法,正确 的是() A、评价范围为项目的占地区域 B、评价范围为项目的间接影响区域 C、评价范围为项目的直接影响区域 D、评价范围涵盖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 【参考答案】D 4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 法,错误的是 () A、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数据 B、二级评价应给出物种多样性实测数据 C、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原有资料进行说明 D、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做专题调查 【参考答案】B 4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 误的是() A、景观生态学法可定量分析生境格局变化 B、类比分析法可定性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 C、列表清单法可定量预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D、图形叠置法可定量分析地下水下降对植被的影响 【参考答案】C
43. 某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生态影响评价成图范围为 10km2,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为() A、1:1 万 B、1:5 万 C、1:10 万 D、1:25 万 【参考答案】A 44. 某新建公路选线方案经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 响》,该项目应 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 A、调整线路方案,避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B、减少公路设计车道数量,缩小占地的面积与范围 C、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并支付补偿金 D、将线路所经区域调整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范围 【参考答案】A 4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减缓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中,应优先 选择的是() A、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 B、生物量损失最小的方案 C、生态保护经济成本最小的方案 施的方案。 【参考答案】A D、生态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易于实 4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 A、跨流域调水工程 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 【参考答案】D 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 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47. 下列原则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原则的是() A、一致性原则 监督原则 【参考答案】D B、层次性原则 C、全程互动原则 D、事中、事后 48.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不属于规划分析的是() A、规划概述 C、规划的开发强度分析 【参考答案】C B、规划协调性分析 D、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49.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分析内容中,不属于规划基础条件不确定性 分析的是() A、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调整情况 B、论证规划各项内容顺利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条件 C、重点分析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环境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 D、分析规划方案中需要具备但没有具备、应该明确但没有明确的内容 【参考答案】D 50. 下列分析方法中,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主要规划分析方 式和方法是() A、问卷调查 B、类比分析 C、矩阵分析 D、专家咨询 【参考答案】A 51.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 确定的方法是 ()
A、叠图分析 析 【参考答案】C B、层次分析 C、负荷分析 D、灰色系统分 5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应当对规划要素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说法, 错误的是() A、规划目标、发展定位于国家级、省级主题功能区规划不符,应出优化调整建 议。 B、规划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时应出优 化调整建议。 C、规划布局和规划包括的具体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 敏感区要求严重冲突应出优化调整建议。 D、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技术水平,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程度或范围作 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时,可不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参考答案】D 53.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环境修复补救措施的 是() A、生态补偿 B、生态修复与建设 C、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 D、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D 54.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主要评价内容的 是() A、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教训 B、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中已经或在正在造成的影响提出监控要求 C、明确公众对规划实施区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方法 D、对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分析和评价的 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A 55.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 A、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及其主要内容和要求 B、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C、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 D、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 规划实施具 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 【参考答案】A 56.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内容属于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 说明)主要内容的是() A、公众参与 B、环境影响分析依据 C、规划编制全程互动情况及其作用 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答案】B 5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作为重点 B、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为重点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