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 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 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 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 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 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 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 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 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 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 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 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 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 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 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 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 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 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 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
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 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 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 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 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 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 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 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材料二: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 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 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 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 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就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 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里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耕种活动中不向分工专业方 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许多人住在一起的必要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 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居。这一点对于我 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 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 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可以说,乡土社 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 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为影响,后者会随着前者的改变而改变,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 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 “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观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是对从农业化 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 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对 人类的贡献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D. 乡土性中国体现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 这两个特点都是相对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过去的工业下乡到现在的文化下乡,农村经历了一个极大的质的转变,这也成为理解 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新维度。 B. 材料一认为工业下乡前乡土中国生活方式的模式类似于“牛郎织女”模式,这种模式较 少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 C. 在乡土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但在四川 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 D. 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是指老根不常动,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住在一处的集 团与其他集团之间是有隔膜的。 3. 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 A.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 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 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 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 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 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4. 费孝通将乡村发展喻为“三级两跳”,请简要说明“两跳”及其转变特征。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 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答案】1. A 2. C 3. D 4. ①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 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
②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 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 5. ①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 ②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活样式。 ③要借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 ④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互为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一“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 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可知,社会结构不会基于文化样态而做出改变。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C.“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表述绝对化。根据材料二“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 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 聚村居”可知,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中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强调的是精神意义 上追求的对象。 A.该项是纯粹的“桃花源”生活情形,据原文“……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 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可知,“桃花源模式”并不等于 真实的“桃花源”,故该项不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 B.该项描写香雪拿着换得的铅笔盒夜晚回家的地方,显然不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 的农村。 C.说的是外国人的精神追求,更不能反映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 D.民宿中的人们先月色下享受生活,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人们精神意义上追求,所 以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根据“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 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 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可知: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 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 (2)根据“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 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 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 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 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可知: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 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 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根据“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 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 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 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可知,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 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 (2)根据“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 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 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 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 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 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 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 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 想象”可知,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
活样式。 (3)根据“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 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 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美国的乡下大 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可知,要借 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 (4)根据“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 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 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 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 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 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 村介入的意义引领”可知,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庄拜谒左宗棠 蔡勋建 雪好像学会了“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 般的田野与草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 柳庄,湘江附近的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之地。远处山野披褐、草木凋零,眼前池 塘水瘦、庭院深深。院墙门楣大书“柳庄”二字,是左公手迹。黛青燕子瓦屋顶,白垩墙面, 镂空红窗,古意浸染。岁月倏忽,左公逝去 132 年矣。 为什么叫柳庄?我有两种解读:柳庄所在的樟树镇巡山村,过去叫柳家冲,柳家冲里建 柳庄,合情合理。再是,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柳庄是他出仕前的旧居, 既为农夫,半耕半读,住柳庄也符合身份。然而我想说的是,左宗棠似乎很早就对“柳”情 有独钟,在他“湘上农人”正房有一副楹联“士运穷时弥见节,柳枝到处可成阴”,颇值得 研究。柳树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精神标志,一种心灵寄托。我仿佛感到左 宗棠没走多远,我依稀看到一个年轻而如柳般柔韧的身影仍在这山前屋后躬耕陇亩,种稻植 茶。
左宗棠是一介书生,但读书并不走运。他生性颖悟,少负大志。道光六年(公元 1826 年)15 岁时,他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高中第二名,道光十二年参加湖 南乡试是第十八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三次不第,就等于当今学子没 有高等学历文凭,可左宗棠与人不同,他博览群书,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涉猎有关中国历 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所谓“经世致用”的杂书,格物致知,这些成为他后 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的宝贵财富。 朴存阁是左宗棠的居室,上有一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左 公 23 岁成婚时的新房自拟联。这是他的座右铭,是他的人格宣言。1857 年,左宗棠蛰伏至 45 岁时迁居长沙。在他的人生行旅与政治生涯中,柳庄,就是他在湘江边的一个码头,是 苦苦等待时的一艘船。 1849 年,时年 64 岁的林则徐途经长沙,点名要见左宗棠。于诚惶诚恐中,左宗棠面晤 老英雄,将平生所学、毕生赍志尽付一夜长谈。林则徐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 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悉数赠之。临别,林则 徐还将自己的座右铭书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翌年,林则徐回福建后身 染重病,临终前竟命次子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极力举荐左宗棠人才难得。由此,湘江边上 留下了一段“左林会晤”的人间佳话。巧合的是,后来,1876 年,左宗棠刚好是在他 64 岁 那年征战新疆。他身虽老迈,但终不负林公所托,力排李鸿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议,抬棺西行, 率领数万湖湘子弟金戈铁马,浴血奋战,将碧眼儿阿古柏们赶回老家。一年后,新疆全境收 复,左宗棠让整个世界听到了东方睡狮的惊天怒吼。 柳庄不是左宗棠的出生地,而是他梦想高飞之地。左公的书房,极简陋极寻常:破旧的 木柜蜷缩墙角;可能还是柳木制作的桌椅板凳,土得掉渣;桌上的马灯、墨砚,都有厚厚黑 黑的包浆。但这的确是左公用过的原物。踱步陋室,我想到两个问题:其一,封疆大吏陶澍 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陶澍不但与左宗棠成为忘年之交,还结下儿女亲家,年龄悬殊不说, 门第也相差甚远。其二,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何也那么赏识他,甚至“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 才”? 我知道布衣左宗棠曾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缒城而入”,终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下。 我也知道左宗棠出佐过湘幕,且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还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 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惊天评语。可这都是林公逝世经年后才有的事……我看到了左公 不多的几幅书法作品,无论是集句抑或原创,仿佛雪藏有一种博大、深邃的宗教情怀。其中 有一联,字也俊秀,语也蕴藉:“能当大事时同仰,自极清修古与齐。”诗言志,歌咏言,谁
能说士子出身的左宗棠不是胸有丘壑、志存高远呢?我看到了左宗棠的自信。 我的同行者正忙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考察,而我则在孤独地寻找,一个理想主义者寻找 一个中国符号的行藏,梦想找到某些破译的“密码”。 离开柳庄,望着院内两株新植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左公柳”,我再度想起了左宗棠两次 率部西征,一边浩浩荡荡进军,一边沿途植柳。我仿佛看到西域新疆杨柳成行,绿阴满地, 凡原湘军所到之处所植之道柳,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它还让我想到而今长沙县的左 宗棠墓地两侧华表之联语:“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 终于没能见到左宗棠,先生毕竟作古百余年矣。柳庄里,“左公柳”依旧寂然鹄立,仿 若一袭青衫的左宗棠,气象蔼然,笑容可掬……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宗棠故居之所以得名“柳庄”,是因为此地属于“柳家冲”,也因为左宗棠特别喜欢和 推崇柳树,柳树乃是一种精神标志。 B. 会试屡屡下第的左宗棠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经世致用”的杂书,这为他后来带兵打 仗、施政理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在左宗棠的为政道路上,林则徐和陶澍堪称伯乐;尤其是林则徐的力荐,使左宗棠得以 挂帅带兵进入新疆,收复广袤土地。 D. 作者认为,左宗棠能凭布衣之身而获得两位封疆大吏的赏识,缘于他胸有丘壑而志存高 远,也缘于他才能卓异、充满自信。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将“春”喻为“小鸡”,把“田野与草丛”喻为“硬壳”,交代了拜谒柳庄的时 节,生动地表现了冬春交接之际的气候特点。 B. 第二段按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进行描述,抓住了典型意象,表现了左宗棠故居的古朴简 雅,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敬仰之情。 C. 本文多处语言有诗文色彩,如“池塘水瘦、庭院深深”“躬耕陇亩、种稻植茶”,还多处 引用对联和诗句,风格雅致且富有文采。 D. 文章以柳庄起笔,详细叙述左宗棠的三次落第,介绍他博览群书、与林则徐会晤、收复 新疆等事迹,突出了其民族英雄的形象。 8. 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9. 作者在文中说:“柳树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精神标志。或许,还会有某
分享到:
收藏